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物业观察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恒大物业引战投235亿!马云、马化腾等14家大佬合力撑场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深圳房掌柜  2020-08-14 11:45:03阅读量:157517
[摘要]此次引入战略投资可谓巨头云集,物管板块在未来3-5年仍将享受明显的“规模红利”

  8月13日深夜,中国恒大发布公告,旗下恒大物业合计引入235亿港元战略投资,以支持物业管理业务的发展。

  中国恒大表示,本次融资为本集团物业管理业务引进了一批卓有声誉的战略投资者,将会提升本集团物业管理业物的企业形象,专业水平以及支持其成长和发展。

1.png

  马云、马化腾等14家战略投资者合力撑场

  恒大物业此次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可谓巨头云集,根据公告内容,此次有14家战略投资者,包括恒大集团董事局总裁夏海钧、中信资本、腾讯控股、周大福、阿里巴巴的云峰基金等等。

  其中,许家印好友,华人置业创始人刘銮雄的妻子、华人置业执行董事陈凯韵投资45亿港元,持股比例5.373%;云峰基金认购15亿港元,持股比例1.791%;腾讯认购12亿港元,持股比例1.433%;夏海钧认购5.5亿港元,持股0.657%;周大福创始人郑家纯家族认购5亿港元,持股比例0.597%。

  本次交易完成后,恒大物业将会由战略投资者持股28.061%,由恒大集团持股71.939%,仍为恒大集团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按照235亿港元的总代价计算,恒大物业的总估值约为837.46亿元。

  天眼查显示,恒大集团旗下的金碧物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金碧物业法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为徐力。金碧物业为一家台港澳法人独资公司,由雅立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

  金碧物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显示,该公司员工近7万人,在管项目遍布全国280多个城市、超1200个,合约管理面积约5亿平方米,管理业态涵盖中高档住宅、甲级写字楼、旅游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学校及会所运动中心等。

  龙头房企加速拆分物业上市

  无独有偶,除了恒大,最近融创也被指正在考虑分拆物业板块,计划在港交所进行10亿美元IPO。房企规模排名前四位“碧万恒融”中,仅剩万科物业未明确上市计划。

  近年来,物业管理企业持续站上资本的“风口”,不仅赴港上市的物企数量激增,房地产服务板块的估值也被不断推高,与房地产开发板块的低估状态形成明显对比。

  克尔瑞物管研究指出,从市值方面看,截止到2019年底,24家上市物企市值总额2355.9亿元,是其上市首日的1.9倍。其中,碧桂园服务总市值稳居榜首,市值达到637.4亿元。绿城服务总市值为212.6亿元,高于其关联房地产企业(186.1亿元)。从市盈率角度看,物业服务企业市盈率多超过20倍,拥有较高的估值。

  从明确营收结构构成的15家物企来看,基础物业管理服务仍为其基本的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比例在40%至80%之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均值为60.8%。同时,物业管理行业拥有得天独厚的入口资源优势和业主交互能力,能够迅速的感知业主和居民多元化的服务,上市物企不断挖掘物业管理服务的附加值和边际效应,服务领域不断延伸。

  物业管理企业与房地产母公司估值相差之悬殊,与两类公司的行业属性及估值逻辑有关。由于房地产板块是周期板块的典型代表,地产股行情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房价的影响较大,很多时候甚至于房企的基本面情况相背离。反之,物业管理板块则是业绩增长比较稳定且具有明显“抗周期”属性的行业,而其在应对疫情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使得物业板块在上半年的下跌中表现出明显的“抗跌性”。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未来五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行了规范。《指导意见》明确:今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虎嗅分析指出, “老旧小区改造后,必然对引入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拥有出巨大的市场需求”。

  多位投资人预测,物管板块在未来3-5年仍将享受明显的“规模红利”,头部企业的逐步上市,会吸引更广泛的投资者去关注物业板块,也会加速资本配置的分化,一些物企有可能出现估值回归。

  高速增长+并购同行 物业股买还是不买?

  房地产行业进入存量时代,为物业管理企业注入了确定性的业绩增长动能,利好那些关联优质龙头房企的物业公司。不过,中小型物业企业在增值服务方面体现的创新业务能力,也使得物业股投资逻辑在以“高成长性”为主的同时,增加了对外拓能力的“考核”要求。

  近半年,因为物业企业在抗疫中的关键作用,资本市场热度更加高涨。经历了上半年的“高歌猛进”,近期物管板块仍保持持续增长,龙头物管公司的港股通持股比例也较为稳定。有研究机构表示,到2030年末行业总量空间有望达到318亿平方米,对应收入规模2万亿元,并且预计近年将进入规模爆发期。

2

  根据匠朴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31日,上市物管市值从5亿元至1163亿元,规模差距甚大。收并购是物业企业扩张规模版图、占据市场份额的最佳途径,通过收并购,有实力的企业也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因此也是物业企业青睐收并购的重要因素。目前,物业公司大都是采用“规模为王”的发展战略,而扩张规模的手段主要则是收并购、承接集团开发项目和第三方竞标。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以来,物业行业的收并购事件已有二十多起。未来,“大鱼吃小鱼”的模式,也许将会成为物业行业的常态。

  中信建投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刘璐称,资本市场更加青睐行业龙头,规模大意味着营业收入稳定,且端口流量变现想象空间大。资本也偏好具有强大母公司依托,自身在管面积增长有保障的企业。作为业绩的增量,主流上市物业服务企业的增值服务目前对毛利贡献已经占比3~4成,但是成色不尽相同,资本市场倾向于围绕房地产产业链,自身增值服务硬实力更强的物业服务公司。

  刘璐提醒,从投资的角度,需要衡量物业企业增长的“四元”逻辑,即“量”的服务面积、“质”的物业费用、“费”的成本管控以及“增”的增值服务。

分享到:
责任编辑:陈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转性、换地、退地 多家房企受益收储政策
  3. 3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4. 4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5. 5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6. 6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7. 7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8. 8深圳新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二手房录得量小幅调整
  9. 9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10. 10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新闻推荐

  1. 1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2. 2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3. 3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4. 4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5. 5深圳2条地铁线通车 这些站点房价即将刷新
  6. 6全面实行现房销售 湖南邵阳推楼市新政
  7. 7房地产融资“活起来了” 市场信心修复
  8. 8宝安再添2个教育集团!其中一个由老牌高中牵头
  9. 9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10. 10南山首个超大旧宅棚改按下加速键!预计超2000套住宅?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