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物业观察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物企圈地战:66次,96.3亿元!

来源:中房网   深圳房掌柜  2021-01-17 10:36:19阅读量:5762
[摘要]多元业态发展,城市服务新蓝海

2020年画上了句号,新的一页已经翻开,物管行业的竞争依然激烈。 

新一轮的较量悄然开始。1月15日,荣万家将跨过港交所的大门,成为今年第一支在港上市的物企。 

回望2020年,共有18家物企顺利登陆港交所,2021年至少有16家明显流露出上市打算,还有更多企业摩拳擦掌正在酝酿。 

而对已上市的42只物企身处资本市场,“跑马圈地”的规模竞争从未停止。除了少数第三方物企,其他从房企分拆出来的物业公司,一定程度上患有“母公司依赖症”。 

“对母依赖症的轻重”是行业对物企的主要观察因素,独立开拓能力才是真实力的体现。上市之后的物企在通过自身的努力,减弱从母公司的面积输送,积极进行收并购。

并购金额近百亿,头部物企贡献一半 

上市物企的并购,在2020年驶入快车道。 

去年一年,上市物企完成66起并购,同比增长175%;并购金额达到96.3亿元,同比增长60%。反观2019年,并购24宗,相比2018年增加2宗;金额方面,2019年为60.2亿,同比增长50%。

1.png

2018年-2020年并购数量及金额不断攀升,不同交易价格区间的并购数量都有所上涨。其中,涨幅最明显的是金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交易。2018年该区间共有8笔交易,2019年13笔,而到了2020年并购量猛增,达到33笔,同比增长154%。

2.png

随着加入资本局的物企越来越多,超1亿金额(包括5亿以上)的并购案出现频次变高。2018年超过1亿的并购为3起,2019年为11起,2020年16起,其中2019年增势最猛,同比增长267%。 

物管行业的集中度不高,但营收分化较为严重。TOP100企业收入均值为27.53亿元,TOP10企业收入均值为90.09亿元,是百强企业均值的3.27倍。 

除了将营收作为收并购资本,物企在上市前也会预留一部分募集的资金用作收并购,比例20%-80%不等。受企业本身规模和运营能力,资本偏好不一。目前上市的物企中,仅13家企业市值过百亿,中小规模物企占多数。 

营收两极分化,中小规模物企大量涌入资本市场,这些从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收购金额。2018年-2020年,5000万以下的交易是主旋律,分别占62%、43%和61%。1亿元以上(包括5亿以上)的并购,2019年达到高地,占比37%,2020年迅速回落,只有26%,主要因为中小物企的并购增多。

3.png

但对于头部物企而言,用于收并购的资金在逐步加厚。雅生活招股书中披露,计划65%的募集资金用于拓规模,2019年8月15日这一比例调整为85%。 

2020年,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66起并购,过半的金额是由头部物企贡献。其中,碧桂园服务6次并购共花费44亿,成为去年的“并购王”。

4.png

截至2020年6月30日,碧桂园服务合约管理面积7.46亿平方米,为上市物企规模之最。在收购事项上,大多是为增值服务做准备,如收购传媒业的城市纵横和保险业的文津国际。 

蓝光嘉宝服务虽然以15次并购摘得数量“桂冠”,但和碧桂园服务比起来,收购面积和资金花费上整体较“温和”。 

根据蓝光嘉宝服务上市募集用途显示,募集资金中的77%将用来扩大物业管理服务规模,今年的15笔签约刚刚用去6.9亿。截至11月13日,这部分资金余额为4.69亿。根据此前预定的2020年增长目标,蓝光嘉宝全年通过收并购获取规模不低于4200万平方米,据此今年目标完成率约60%。 

并购集中于四大区域,四川变“热土” 

物企早期萌芽过程中,多借势房企来满足自身发展,于是随着房企盘踞于某一区域。但是物业签订的服务合同一般为1-3年,“预定”式的营收方式,让不少物企不再拘于自己的地盘,纷纷向外扩张。 

乐居财经统计发现,物企收并购的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国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和大湾区以及四川区域。

5.png

中国三大城市群,是大多数全国性房企的战略布局重心。但是三大城市群中,并购的重点并非核心区域。 

上市物企中,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今年共有9起收购,仅3起在核心城市北京,另外6起在周边城市;华东地区19起收购,4起在核心城市上海,其余15起都在周边城市;华南地区13起收购中,有7起在周边城市。 

也就是说,在三大城市群中,分布于核心城市的收并购仅有13宗,占比31.7%;其余28宗均分布于三大城市群中的二三四线城市,占比高达68.3%。 

“北上广”并购密度降低,一部分物企将目光锁定在辐射区域,还有一部分物企将目标放在三大城市群之外。

物企下行,让四川成为收并购的“热土” 

今年年内,已上市的新大正、新城悦服务、和泓服务,分别在四川完成一次收购。下半年上市的融创服务,上市前夜突袭四川,拿下成都环球世纪95%股份。 

发源于四川的蓝光嘉宝服务,在加速布局四川以外地区的同时,也不忘巩固其本土物企的优势。15起收购中,有5起来自本土,另外10起分别来自上海、江苏、广东和宁夏。 

多元业态发展,城市服务新蓝海 

翻开2021年的篇章,物管行业或许又要面对新一轮的挑战。 

去年年底,丁祖昱在分析时提到,2021年物管收并购可能迈入“高峰期”。同时,他还表示,物企要借由大量横向和纵向的并购,丰富管理业态和服务内容;还要开展相关多元化业务,如智能化改造、业主增值服务、教育、医疗、美容,企业行政等,摆脱单一基础物业费收入,不断提升非基础物业服务收入占比。 

如果规模是物企的主战场,那么医疗、酒店、商业和城市服务等细分业态就是次级战场。开辟其他赛道,已经成为上市物企心照不宣的事情。

6.png

在上市物企中,宝龙商业和华润万象生活是商业物业的代表。虽然已经是赛道上的佼佼者,但宝龙商业吸纳规模的脚步一点也没放慢。去年,以4100万收购星汇商业60%股权。同时表示,未来5年,要新增100个商业项目。 

前几日,相关机构发布公告称,受到全国住宅销售面积高位回落的影响,住宅物业管理规模增速将逐步放缓。建议关注住宅物业管理行业的多元化探索,城市服务或是新蓝海。 

万科物业、龙湖物业、碧桂园服务等头部物企,都是城市服务领域的一把好手。碧桂园服务2015年开始探索城市服务,2020斥资24.5亿将满国康洁收入囊中。总裁李长江曾表示,公司2020年上半年合约收入30亿,城市服务的合约收入达到15亿。新蓝海的角逐,已经拉开序幕。 

一浪赶着一浪前进。5年前,物管行业的营收规模刚过5000亿,短短五年激增153%,达到1.2万亿。市场蛋糕不断做大,会吸引更多企业进入。但同时,“强者愈强”的行业规律,让市场集中度更上一个层次。话语权不断收拢,推着物企进入新的赛道,特色物企“占山为王”也未可知。


分享到:
责任编辑:张丹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金融部门支持房地产,有哪些新进展?
  2. 2转性、换地、退地 多家房企受益收储政策
  3. 3向轻资产运营转型 多家上市房企加速剥离地产开发业务
  4. 4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5. 5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6. 6深圳新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二手房录得量小幅调整
  7. 7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8. 8定了!深圳6号线支线二期将于9月28日开通
  9. 9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10. 10龙光总部中心规划调整,建面增至40万平!部分楼已封顶

新闻推荐

  1. 1东莞官宣新政!买新房最高补贴3万 公积金最高可贷150万
  2. 2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3. 3深圳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长94% 市场情绪整体稳定
  4. 4深圳13号线一期北段今起“跑图”冲刺 年底将开通
  5. 5深圳地标“湾区之眼”今日开业 深圳再增一座超维文化综合体
  6. 6去库存成效显现 房地产市场继续止跌回稳
  7. 7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8. 8深圳新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二手房录得量小幅调整
  9. 9拆除范围超11万㎡ 宝安今年第一批旧改公布
  10. 10转性、换地、退地 多家房企受益收储政策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