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为期三天的南山区第七届人大八次会议、南山区政协五届六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圆满闭幕,对南山区的重要决策和重点工作做了部署。
2021工作要点:
1、2021年,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本地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左右,辖区税收增长2.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
2、扎实推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
3、支持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发挥国家战略平台作用。支持前海加快实施深港合作“两城一场六镇双港”行动。加快推进蛇口国际海洋城规划建设。推进深汕、河源等异地产业园建设。
4、推进西丽中心区、沙河白石洲、侨城北等片区统筹更新,全力推进西丽街道大磡二线外、塘朗工业区(B 区)等土地整备项目。加快地铁12 号线、13 号线、7 号线二期、13 号线二期(南延)建设。
5、增加学前教育学生位3000座,新建幼儿园2所。增加义务教育学生位1.2 万座,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所,建设1-2所高中名校。
未来5年以及15年的任务书、路线图
2021“八大步伐”开新局
南山区区长黄湘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25年,南山区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基本建成,本地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成为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先行区。
2021年,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本地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左右,辖区税收增长2.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为实现发展目标,2021年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1
把创新作为城区发展的第一动力
★★★★★
扎实推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全力支持鹏城实验室发挥引领作用,逐步整合各级重点实验室、诺奖实验室、校企联合实验室等创新载体,构建系统完备、协同发展、重点突破的实验室体系,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有力支撑。
2
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
聚焦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加快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创建省级特色产业园。加速布局5G通信网络,为无人驾驶、VR、8K等未来产业铺就数据高速通道,打造一批市级5G应用示范产业园。对成长为区级总部直至世界500强的企业进行全程激励,全年新增市级总部企业5-8家。
3
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
支持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发挥国家战略平台作用。支持前海加快实施深港合作“两城一场六镇双港”行动。加快推进蛇口国际海洋城规划建设,共建深港国际航运中心。推进深汕、河源等异地产业园建设,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智慧+运用”合作共建机制,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4
抢抓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重大机遇
★★★★★
争取超大城市空间统筹开发试点,在西丽高铁枢纽探索土地整备和土地立体化分层供应改革。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努力实现“一门、一次、一网”。
5
全面加强城区规划建设
★★★★★
推进西丽中心区、沙河白石洲、侨城北等片区统筹更新,全力推进西丽街道大磡二线外、塘朗工业区(B 区)等土地整备项目。加快地铁12 号线、13 号线、7 号线二期、13 号线二期(南延)建设。完善慢行系统,新建改建非机动车道15 公里。
6
办好各项民生事业
★★★★★
增加学前教育学生位3000座,新建幼儿园2所。增加义务教育学生位1.2 万座,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所,建设1-2所高中名校。加快推进区中医院建设,在南、北、中片区分别增设1处中医院门诊部。支持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医院。新建公共住房6100套、供应3000 套,发放住房补贴5亿元。
以系统思维抓好城市管理。新建21座小型消防站,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项目。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创建污水零直排区。
7
以系统思维抓好城市管理
★★★★★
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迈出更大步伐。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重点场所、人员、环节管控措施。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城区文明水平。支持新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项目。
8
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认真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续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老百姓的“好日子”。
2020年工作成绩单
经济:实现“深 V 反转”
★★★★★
2020年,南山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深 V 反转”,本地生产总值增速从一季度的-6.4%,逆势上扬至上半年的2.5%、前三季度的4%,全年预计增长5%左右。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实现辖区税收170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6.6亿元,均增长2.6%。新增上市企业17家,境内外上市企业达181家。前瞻布局5G、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海洋经济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5%。
民生支出:累计达241 亿元
★★★★★
九大类民生支出累计达241亿元,增长6.1%,占财政支出的74%。高质量办理民生实事20件,民生微实事2852件。多渠道建设筹集公共住房7197套,发放人才住房补租专项资金约5亿元,惠及3.6万余人。建成市级儿童友好基地11个、母婴室132间。建成10家熟食中心,创建2条食品安全提升试点街。升级改造15家农贸市场。连续六年荣获“广东省双拥模范区”称号。
教育:新增义务教育学生位9000多座
★★★★★
用时不到两年,南山区公办幼儿园从6所增至79所,普惠性幼儿园增至183所,学前教育“5080”工程全面达标。新增义务教育学生位9000多座。中高考成绩稳居全市之首,南山教师连续五年获评深圳“年度教师”。区政府教育履职评价在珠三角48个区县中排名第一,在全省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中,成为各项指标唯一全部达标区。
医疗:共建国家级区域癌症综合防控体系
★★★★★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二期一段工程顺利封顶,在首轮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考”中被列入A等级,位列全市区属公立医院第一。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二期改扩建工程开工,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南山妇幼保健院获批互联网医院服务资质。与国家癌症中心签订战略协议,共建国家级区域癌症综合防控体系。
生态:再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西丽水库入库支流综合治理工程以及丽水河、燕清溪调非工程扎实推进,河(湖)长累计巡河4352 次,黑臭水体全面消除,100个小区完成优质饮用水入户改造。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1%,PM2.5平均浓度降至20.1微克/立方米。继获评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后,再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得两项国家级生态文明殊荣的区(县)。
疫情:有效处置邮轮事件获国务院肯定
★★★★★
在疫情防控,首创“南山五查”机制,在全国率先启动居家隔离人员全员上门核酸检测;三天时间完成“三鸟市场”2万平方米建筑拆除工作;举全区之力牢牢守住深圳湾口岸境外疫情防控最前线,在全省率先开展隔离酒店医学观察,先后征用酒店44家,累计分流安置近30万人;两次科学有效处置“歌诗达·威尼斯”号邮轮公共卫生事件,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充分肯定。
来源:咚咚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