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对外公布。规划对广东省未来15年的国土空间安排进行了解读和展示,首次明确提出预留建设京港澳和沪(深)广两大磁悬浮高速通道。去年6月,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已开始试跑。以此计算,深圳到上海只需要2.5小时,深圳到北京只需要3.6小时,比高铁要节省超一半时间。
这条消息立刻引发舆论极大关注,不仅是因为磁悬浮高速颠覆了人们对4个一线城市间的“距离感”,更因为它给中国发展速度与空间带来更多遐想。
“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人尽皆知的发展理念。交通已成为发展的先行必要条件:只有路通了,其他资源才能抵达和畅通;交通网络越是发达,可利用的资源就越多,资源配置就更高、成本也更低。
中国正在经历的高铁时代更加印证了这一理念。资料显示,中国高铁建设始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政府启动4万亿元扩张计划,铁道部要提前完成未来11年完成的4万公里铁路。2020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3万公里。今年2月通车的徐连高铁标志着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全面建成,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
高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简而言之,高铁催生了新的城市群崛起,加速了人力、技术、物资和资金的流动,增强了城市间的优势互补,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则为众多产业带来发展契机;高铁推动了交通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进程的加速则为中国经济发展打开更大空间;此外,发展高铁本身带动了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兴起和新技术革命,高铁还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对外输出先进技术的一张“国家名片”。
由此不难理解舆论对高速磁悬浮消息的兴奋。未来高速磁悬浮通道不止有京港澳和沪(深)广,有消息指被搁置的沪杭甬超级磁悬浮工程也重新提上议事日程。磁悬浮的速度比高铁要快上一倍,其运用范围或许不会比高铁更广,但它连接的是中国最发达地区,它的加入将不仅让中国交通网络运行效率提速,也将让中国的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得到提速。
高速磁悬浮通道的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构成利好。广州和深圳成为坐拥两条磁悬浮高速通道的核心城市,其中一条将连通东莞,未来更有望接入香港。自此,磁悬浮将和高铁、城际交通轨道、高速公路网和港珠澳大桥等跨海通道一起,把湾区内的城市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为大湾区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让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资源在大湾区内更加便捷通畅流动,进而迸发裂变般的巨大动能。
来源:深圳商报
房掌柜播报:10.27一手住宅成交23套,成交面积2372.98平方米
据房掌柜统计,2025年10月27日深圳一手住宅成交23套,成交面积2372.98平方米。
2025-10-28 08:19
全国一线城市全面推行 “房票”成去库存关键工具
一线城市集体探索房票的背后,是远郊区域高企的库存压力,通过定向需求释放促进楼市成交。
2025-10-28 07:35
深圳上周一二手房成交持续上行 预计未来两个月新房供应将加快
上周深圳新房住宅共成交506套,环比↑12.2%;二手住宅共成交1286套,环比↑3.6%;
2025-10-28 07:25
多个小区价格腰斩 深圳房价的底线在哪里?
有不少楼盘的价格,较楼市高峰期已跌穿50%,甚至达到60%。
2025-10-28 07:10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5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