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投放量,意味着长期以来共享单车企业以“车海战术”抢市场的做法难以为继,向精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是平衡企业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必然选择。
继上海、杭州、南京、广州等城市禁止新增共享单车新车投放之后,深圳市日前也宣布暂停在城市公共空间新增车辆投放,同时提出严格规范车辆停放、加强车辆清理、配备足够管理人员等十项具体要求。针对共享单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无序投放、乱停乱放、违规骑行、押金风险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处理力度。
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已经有多个省会城市暂停新增投放共享单车。以各城市叫停投放的时间节点统计,郑州有39万辆共享单车,杭州有将近42万辆,南京超过45万辆,广州超过70万辆。在共享单车最早起步的上海,目前有150万辆共享单车。据深圳市有关方面介绍,根据最新上报数据,目前在深圳已投放的共享单车达到89万辆,企业有近10家。
此前一年多的时间里,共享单车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激进投放,导致城市中共享单车过量,产生了挤占公共出入口、非机动车道和破损车辆等多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秩序和形象。在深圳,共享单车过度投放同样对城市管理秩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共享单车投放失控已是事实,而一段时间以来的迹象表明,共享单车带来的城市管理问题,很难由市场调节自然化解,管理部门应当在其中起到关键主导作用。
在不久前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广州、南京、杭州、上海、深圳等地相继叫停了新增共享单车的投放。以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公众对于共享单车的实际需求来看,在没有更有效的方法出现之前,暂时采取措施控制无序投放几乎不可避免,而最终想实现有序管理,每个城市乃至街道社区的共享单车投放总量控制也不可或缺。叫停举措显示政府对于共享单车的管理已超出一般指导建议,进入具体操作层面。控制投放量,意味着长期以来共享单车企业以“车海战术”抢市场的做法已经难以为继,向精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是平衡企业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必然选择。
单车质量、骑行舒适度、车辆定位准确程度、开锁成功率等使用体验都会是下一阶段共享单车市场竞争的重点。同时针对有序停放,不仅需要加强对使用者的宣传教育,更应在技术上拿出可靠手段,类似于电子围栏这样的技术就需要得到共享单车企业的进一步重视。在不允许停放的地点锁不住车,进入指定区域才能停放,那么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情况有希望得到显著改善。
另外从总体上看,共享单车的过剩问题还只是局部,而非总量的过剩。共享单车企业有必要对自己在一二线城市中心区域的过分重视进行审视,考虑采取更智能科学的投放方案,有计划的调整数量与布局,开拓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地区的市场。接下来,共享单车行业或许要面对一个洗牌的局面,而最终能留在舞台上的企业,从现在起必然要与之前简单粗暴的野蛮生长告别,进而迎来新生。
尽管存在各种问题,仍不可否认共享单车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与可能性。共享单车运营至今,已成为了解决市民出行的重要一环,其无桩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有桩自行车那样做到按桩停放。如何保留共享单车的优势,并规避它成长发展的副作用,对企业和政府来说都是一项挑战,而这也是社会进步不能绕过的一课。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