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深圳特区突破藩篱在南粤大地迅速崛起,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回望40年,展望新时代,6月16日,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深圳市前海创新研究院、中国建设报社、碧桂园集团联合在深圳市举办了2018年世界经济特区(深圳)发展论坛。
其间,中国建设报社与碧桂园集团举办了“新时代、新动能”大湾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通过搭建“政企研学媒”协同创新平台,问道大湾区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美好生活实验室 :碧桂园·凤凰国际智谷项目揭牌仪式
政企研学媒,都是“美好生活”的共同缔造者。为此,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多家权威单位支持下,中国建设报社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共同缔造开放共享的中国美好生活创新平台,搭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中国美好人居创新实验室。论坛现场,碧桂园·凤凰国际智谷加入美好生活创新实验室。未来,碧桂园·凤凰国际智谷将致力于打造一个产城融合、智慧创新、生态共享的文化科技园区,为行业提供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的高质量美好人居典范。
伟大的时代
进入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理事长李罗力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但在市场发展的成熟度、社会诚信度和信用体系建设、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学习和借鉴好的经验来弥补不足。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能只重视局部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还要注意实现区域间的协同发展。这里面隐含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民生问题,虽然这些年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有目共睹,但也存在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一定要把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发展差距纳入到整个发展战略的重点中来。”李罗力认为,这涉及到就业、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多方面的问题。
超凡的大湾区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建设等全新的时代命题。
原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致辞
22小时前
22小时前
23小时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