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30年前的南油工业区荒凉一片,部分深圳基建工程兵转业后来到这里,在这片不毛之地上绘出了壮美的图卷。(杨洪祥摄影) | 1983年9月,两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深圳,改编大会在老深圳戏剧院举行,图为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梁湘到现场祝贺。(杨洪祥摄影) | 改编大会现场主席台就座的工程兵部队首长。右二为时任00319部队副政委刘更生,刘更生后分别担任过园林集团、城建集团和建设集团董事长。(杨洪祥摄影) | 1983年,基建工程兵部队31支队政委王忠民(中)代表基建工程... |
![]() |
![]() |
![]() |
![]() |
基建工程兵的子女随父母陆续进入深圳,当时八九岁的小男孩和小女孩,今天已年不惑,他们见证了深圳特区的辉煌历程。 | 基建工程兵的子女随父母陆续进入深圳,当时八九岁的小男孩和小女孩,今天已年不惑,他们见证了深圳特区的辉煌历程。 | 1984年,中央电视台导演为基建工程兵转业成立的深圳建设集团拍摄专题片《奇观》。图为剧组人员和著名导演张家毅(右三)在拍摄现场。(杨洪祥摄影) | 1983年,转业后的基建工程兵战士成为深圳特区新一代青年工人,他们在业余时间举行舞会与地方女青年联欢,舞会因为成为他们寻找的另一半的良机。(杨洪祥摄影) |
![]() |
![]() |
![]() |
|
1983年随着两万基建工程兵转业深圳,许多干部的家庭子女也随迁过来,一下子增加了几万人吃饭和就业的问题。部队家属为了减轻政府的压力,自办服装厂帮香港布料加工出口企业加工服装,工棚里的地方不够,就在露天加工服装。(杨洪祥摄影) | 1983年09月21日,原基建工程兵303团转业成立深圳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四建即今天越众集团的前身。图为深圳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成立大会现场。 | 1983年,深圳建委副主任王世伦在香蜜湖度假村代表深圳市政府在接收两万基建工程兵的花名册上签字。从1983年9月开始,原两万基建工程兵的工资就改为由地方政府发放。 |
![]() |
![]() |
![]() |
![]() |
图为基建工程兵建设的南油工业区,这里成为南山区最早成片建设的楼房。(杨洪祥摄影)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基建工程兵来到深圳特区参加建设,当时没有洗衣机,战士们革新技术,自己研制简易洗衣机。图为排队洗衣的现场。(杨洪祥摄影) | 园岭住宅小区建设施工现场。园岭是基建工程兵最早建设的住宅小区(杨洪祥摄影) | 1982年,在华新小区(现圣庭苑酒店西面)早期的建设现场。 |
![]() |
![]() |
![]() |
![]() |
1983年,深圳特区的第一个飞机场——南头直升飞机场由基建工程兵302团承建。图为候机指挥楼全景。(杨洪祥摄影) | 1983年,深圳特区最早的地下排水管道是由基建工程兵部队的指战员们埋下的。(杨洪祥摄影) | 1983年的南油建设工地,由基建工程兵转业后成立的建筑公司承建。图为施工人员在起吊。(杨洪祥摄影) | 八卦岭工业区开发前是一片荒山和沼泽地。图为1983年基建工程兵建设者们在测量标高。(杨洪祥摄影) |
![]() |
![]() |
![]() |
![]() |
1983年初,基建工程兵在华强北工业区的建筑工地。如今,华强北工业区已经华丽转身,成为深圳市重要的商业区。(杨洪祥摄影) | 1983年,深南中路上的统建楼基础开挖。统建楼是深圳最长的大楼,达120余米。图为基建工程兵转业后成立的建筑公司在进行人工挖孔桩作业。(杨洪祥摄影) | 1983年,00312部队(302团)用混凝土浇筑地下排水管道。(杨洪祥摄影) | 1983年,国贸大厦基础出地面后,抹灰工用混凝土浇筑抹平地面。(杨洪祥摄影) |
![]() |
![]() |
![]() |
![]() |
1983年,基建工程兵正在建设的银湖。(杨洪祥摄影) | 1983年,00812部队(802团)维修工在工场上修理手推车。早期深圳的高楼大厦建设中,手推车是工地运输的重要工具,是绝对的“功臣”。(杨洪祥摄影) | 这里是深圳特区最早的动植物火车站,就是今天深圳地王大厦所在地。动植物火车站是转运供港的新鲜猪、牛、羊和蔬菜的货车中转站。每天,这些货车都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垃圾,1983年,基建工程兵部队经常组织战士们来这里进行义务清扫。(杨洪祥摄影) | 1983年,基建工程兵组织部队官兵利用休息时间在仙湖植树。(杨洪祥摄影) |
![]() |
![]() |
![]() |
![]() |
1983年,00319部队到深圳后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组织指战员到仙湖植树。图为政治部主任孙心芬与战士们一起劳动。(杨洪祥摄影) | 1983年,00314部队(304团)饲养员在喂猪。当时部队为改善战士们的生活,在营地搭建简易猪圈,战士们用米糠、剩饭和野菜来喂猪。(杨洪祥摄影) | 深圳特区建设初期,基建工程兵的建设者们经常在工地以风餐露宿。图为1983年00312(302团)干部战士在建设工地就餐。(杨洪祥摄影) | 这是深圳最长的楼——统建楼(深南大道钟楼对面),建筑主体... |
![]() |
![]() |
![]() |
![]() |
这是基建工程兵位于竹子林的驻地。1983年在基建工程兵成建制... | 1983年,基建工程兵00312部队转业地方后,成立深圳市市政工程公司,负责特区建设中挖山开路的工作。(杨洪祥摄影) | 1983年10月,由基建工程兵转业成立的第一建筑公司(现特皓集团前身)建设的红岭大厦。图中空地为今天的深圳大剧院所在地两条道路分别为今天最繁忙的深南大道和红岭路。深圳大剧院是特区最早的八大文化设施之一,当时正在进行地质勘探。(杨洪祥摄影) | 1983年9月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后,特区建设公司组织各部队利用晚上时间对干部战士进行改编教育,学习特区的经济政策,学习地方法规,完成角色转变。 |
![]() |
|||
1983年,基建工程兵指战员转业到深圳后,在简易工棚的床上学习施工理论,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以适应特区建设的需要。 |
编辑:杨典 | 网页制作:冯斌 | 平面设计:张敬康 | 制作日期:2013年12月03日
合作伙伴| 联系方式| 团队优势| 招聘信息| 广告报价| 营销案例| 关于房掌柜
Copright © 2008-2010 FZG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
房掌柜(fzg360.com) | 版权所有 电话:400-882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