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深圳是一座造梦的城市。
有人说,深圳不排外,但排穷。
深圳人,有房有车,却天天都在喊穷;深圳人,月薪过万,却连吃一顿烤肉都觉得奢侈;深圳人,披着光鲜亮丽的外衣,却为赶一趟末班车追上九条街;深圳人,手持百万现金,却连二胎都不敢生!我们不懂的深圳人,活得累吗?
年初,由深圳高房价引发的“逃离潮”,至今仍未褪去。有的人变卖了几百万的房子,回老家享受生活;有的人放弃高薪,头也不回的去看世界了;有的人犹豫不决,只因还不知道去哪?有的人心怀梦想,坚决在深圳干一番事业。
留在深圳,有人因为工作;有人因为爱情;有人因为家庭;有人因为梦想。去或留,都有千万种理由……01
昨天,老家的高中同学晓东外出旅游路过深圳,我们一起吃了顿饭,聊了一些家庭、工作的话题,听得我自愧不如。
晓东大学毕业后,就在老家的一所高中当老师,工资不高,前几年结婚买了房,去年买了部十多万的车,生活过得很滋润,每年的寒暑假,小两口都会到外地去旅游。
吃饭时,晓东感叹的说:你们在深圳生活水平很高啊,一套房都顶我们好几套了,大城市就是不一样。
我摇了摇头,苦笑的说:你看到的都是表面的,我们其实都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自从去年股灾后,生活更加艰难了,钱包天天处于“肝硬化”,连吃都不敢随便吃。
那晚,我们聊到11点,看着他们小两口远去的背影,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02
上两周,老爸和老妈来深圳了,也是打算适应一下这边的生活。
老爸以前也是当老师的,一直在老家生活,前年退休了,闲了下来坐不住,整天说要出去工作,其实我是理解的,人一旦闲了下来就会很空虚,主要是担心老爸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也就没让他出去。
老妈一直在家专职家庭主妇,每晚饭后都去跳广场舞,所以相对充实一点。
自从爸妈来了深圳,家里当然热闹了不少。天气很热,白天他们都不敢出门,平时我要上班,也就是周末带他们出去逛逛。
上周六,老爸见我在家里加班,笑着说:看着你平时那么忙,你和你哥两个人过着不一样的生活。
这里提一下我哥,老家一家羽绒厂上班,工资几千块,但活得很潇洒,他喜欢骑行,每周末或闲暇时都会约上一批骑行爱好者出去,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都试过;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打太极,每天早上都会打完太极才去上班,于我看来,这样舒适健康的生活,羡煞旁人。
[##]自从放开二胎政策出炉后,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在讨论要不要再生一个。
同事李丽今年38岁,孩子已经上了五年级,夫妻俩都属于早期来深的,丈夫是IT公司的职员,草根出身,凭借自己的本事一步一步的走上去,08年在福田买了套70多平的两房,12年在西乡买了套140平的4房,这买房的节奏也是赶上了深圳速度!因为夫妻两人都在福田上班,所以至今一家3口还是住在福田的小房子。
上周午饭时,我们聊起公司的同事生了个宝宝,就问起她有没有打算生二胎?李丽笑着说:不敢生二胎!生活成本太高了,活得太累了,生得起,养不起啊。
我们对着这个手持两套房的人白了一眼,这个话题就如此画上句号。
前些天,一个好久没联系的朋友给我来电话,说有事找我。
后来吃饭的时候,他把两千块递还给我,他说他要离开深圳了。
小单是河南人,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前两年媳妇生孩子的时候找我借过两千块。我问他为什么突然回去?小单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这两年生活压力太大了,小孩快要上幼儿园了,这边的读书成本太高了,生活开支也大,实在撑不下去,尽管现在工作比较稳定,但一个人挣钱的确是比较吃力,留在深圳没什么归属感,他打算和妻子回老家,做点小买卖,给小孩找个好学校。
言语间,看得出小单是不舍的,更多看到的是对现实的无奈。小单是86年的,现在看起来比我还要老很多,岁月这把杀猪刀,活生生的把小鲜肉整成了老腊肉。
也许,小单这一次的离开,以后再也不会回来了……小单,只不过是千万个离深族的缩影罢了,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深圳,是一座让人又爱又恨的城市。
这座城市,有我们大爱的“深圳蓝”;有吃货垂涎三尺的美食;有物美价廉的电子产品;有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香车美女。
这座城市,有我们不爱的高房价;有让人心跳的高消费;有令人抓狂的拥堵;有做梦都想摇号的买车族。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口号深深的印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也是这么一句牛逼的口号,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外地人不惜万里涌入深圳。
为了生活,我们恨不得一天有42小时,加班成常态,有数据显示,深圳人的平均睡觉时间只有5.8小时,在全国城市中睡眠时间最短,每年的“过劳死”现象并不鲜见。
为了买房,我们每天都得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不停向前跑,生怕一停下来就会被抛弃了。6月份深圳的新房均价已经过了6万/平,试问对于一个居无定所的人,拿什么去谈归属感?
作为新一代的来深建设者,我们都爱这座城市,可是我们就快爱不起了……牛逼的深圳人,不对,应该是苦逼的深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