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物业观察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成见 | 喧嚣的物业造富潮

来源:观点地产网   深圳房掌柜  2020-03-02 06:00:35阅读量:8156
[摘要]但当物业管理成为港交所估值最高的板块,一只“蚊型股”能获得上千倍认购,人们或者需要及时进行反思,这种繁荣是否可以永远持续下去。

  ONE

  过去一周港交所IPO开始放量,在上半周增加3只股票后,下半周又上新了7只。

  这些新股包括兴业物联、伟源控股、稀美资源、深蓝科技、九尊数字互娱、生兴控股、烨星集团、煜盛文化、奇士达、常达控股等,所属行业遍布于物业管理、服装标签、玩具制造、综艺、香港建筑承包、化学品等。

  新股之繁杂,但大部分上市前的市值都低于10亿级别,是投资者口中不折不扣的“小票”。

  在这些“小票”中,资本市场的青睐又呈现马太分化:截止2月28日晚间,包括煜盛文化、深蓝科技、生兴控股、奇士达在内的新股均未获足额孖展认购,常达控股、九尊数字互娱超额认购倍数分别为12倍、18倍,人气热度属中等偏差水平。

  认购最火爆的是当中两只物业股,其中河南正商旗下兴业物联,有相关数据显示至认购结束获得1500多倍超额认购;鸿坤旗下烨星集团首日也获得逾290倍超购,由于认购时间较长,有投资者预计最终认购情况或超兴业物联。

  在这种极度追捧的情绪下,投资者对“申购中不中签”的担忧已远大于“股票涨不涨”。一位股民声称物业股成了资金避风港,自己要动用100个账号,“全力认购”两只新物业股。

  在兴业物联之前,2020年港交所“新股超购王”是1月份挂牌的新石文化。在物业股的潮流下,其它体量更大的物业股还在等候上市,预示着这个王的头衔会易主更频繁。

  TWO

  无论是兴业物联还是烨星集团,在物业股里也只是素质中下的水平,比如兴业物联在管总建面240万平方米,2019年前三季度收益总额约1.27亿元;烨星集团在管面积520万平方米,2019年前八个月收益约1.75亿元。

  且相比于烨星集团吸引恒基地产李家杰做基石投资者(认购占比14.5%),兴业物联并没有基石投资者。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兴业物联仍成为新股王,市场之狂热可想而知。

  物业股的这种财富效应,或许会随着更多新股上市而得到进一步放大。

  自1月起已有正荣服务、星盛商业、金融街物业、宋都服务等物业公司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同时近期包括卓越集团、华润置地陆续传出有分拆物业公司上市的计划。预期在半年多时间内,获批上市的物业公司数有望达到去年全年水平(大约8家)。

  一位不具名的投资者对观点地产新媒体透露,若非疫情影响,从3月份开始,比较快上市的物业公司可能是正荣服务、星盛商业以及建业新生活,卓越集团的分拆预计也在三四月。

  “到年中,世茂服务也接近上市,募资额大约5亿美元,三季度是华润物业,融资也在5-6亿美元左右。”

  该投资者形容,世茂、华润两家物业公司是今年的“重头戏”。资料显示,2019年7月华润物业科技披露在管面积约达1.35亿平方米,年营收40.85亿元;而截止去年7月,世茂服务签约管理面积也约达1亿平方米。

  但上述上市时间表暂未得到对应企业的证实。华润物业聘任的其中一家保荐人,相关高层也出于事项敏感而拒绝回应。

  实际上,香港资本市场制度透明,在时间表上可预期性较强。以红筹架构公司为例,上市主要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包括聘请保荐人、编制招股章程等,大约10-14周;审批阶段包括向港交所申请排期、聆讯等,大约10-14周;销售阶段包括路演、组承销团、挂牌买卖等,用时约5周。

  也即是说,从准备上市到通过港交所聆讯,最快大约只需要20周时间。

  THREE

  福布斯在去年11月发布中国400富豪榜时指,IPO永远是最好的造富工具,企业家在IPO“战役”带来滚滚财富,也推开富豪俱乐部的大门。

  在这家机构统计的中国富豪排名中,截止2019年11月的一年内,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纳斯达克、纽交所里有逾350家中国公司成功IPO,总市值超过万亿人民币。有60位企业家首次进入前400富豪名单,其中通过IPO首次上榜的富豪有16位,包括中梁控股的杨剑。

  2月26日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也显示,上市及股价上涨带来的财富变化决定着富豪入榜的资格,包括“插座大王”公牛集团上市后,阮氏兄弟各以490亿元首次上榜;韦尔半导体的虞仁荣上市一年多财富增长6倍,也达到500亿元。

  房地产创造的财富在胡润富豪榜中高居第四,仅次于科技、投资、零售;但按人数计算,房地产创造的富豪数占比则仅次于科技。这说明房地产至今依然是造富能力最强的行业之一。

  而对于房地产富豪而言,新的IPO也会为他们现有的财富带来骤升效果。近两年各大内房企相继分拆物业、商业等公司上市,仅2019年便有滨江、奥园、和泓、蓝光、银城、保利、时代等8家物业公司实现赴港IPO。

  从上市首日表现看,观点地产新媒体统计,去年上市的8家物业公司,除了时代邻里因估值偏高而破发,其余均录得上涨,比如奥园健康涨21.59%、鑫苑服务涨41.83%、蓝光嘉宝涨15%,保利物业涨29.20%。

  物业股的防御性在2月疫情影响整个股市时也得到较充分的释放,据国信证券统计,2月10日-2月23日恒生指数下跌1.07%,恒生地产类指数跌0.35%,物业管理行业却大幅上涨10.31%,远远跑赢大市。

  截止2月28日,虽然经过月底全球股市冲击,去年上市的物业股仍有6只录得累计涨幅,包括奥园健康至今涨128.42%,保利物业涨89.32%,滨江服务涨71.84%。就连上市破发的时代邻里,目前也累计上涨22.14%。

  从上市估值空间看,在月底大跌前,港交所的房地产板块动态市盈率大约7.3倍,物业管理行业则达到44倍,估值基本位于所有板块第一位。相比之下,最新招股的兴业物联、烨星集团,市盈率区间分别为14.5-19.4倍、16-20倍,不及行业水平的一半。

  即便考虑进规模、营收体量等具体因素,和上述两只股上市前接近的和泓服务、银城生活服务、鑫苑服务,最新的动态市盈率也达到53.03倍、20.3倍、12.87倍。

  上市可能带来潜在的数倍市值增长,使物业公司产生诱惑力,并令投资者趋之若鹜。

  FOUR

  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IPO市场,2019年新上市公司183家,共集资3142亿港元,仅阿里巴巴、百威亚太便合计集资1400亿港元。今年受到期待的计划上市公司还包括以旷视科技、蚂蚁金服、百度、携程、字节跳动等为代表的科技互联网企业,以及以华润物业、世茂服务为代表的物业公司,

  如果说成熟的规则、高效的运营环境铸就了香港资本市场的地位,那么业绩可预见性高、规模增长确定性强的发展模式,则是物业股在香港受追捧的魅力之源。

  招银国际近期在研报中指,物业企业可以纵向介入房地产产业链,也可横向整合社区资源,“物业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是投资物业行业的重要逻辑,也是抗周期属性中表现出高成长性的原因。

  截止2018年底,全国物业管理面积279亿平方米,经营收入7044亿元,而招银国际预测,2021年物业管理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因此在目前规模导向的行业趋势下,那些背靠大型开发商的物业企业也被持续看好,皆因母公司结转项目会带来愈来愈多的在管面积。

  在1月下旬爆发的疫情中,物业管理由于基础物业服务收入基本不受影响,加之在疫情防控中凸显价值,因此板块总体估值得以迅速提升,这也是物业股的韧性所在。

  2月包括佳兆业服务等多只物业股相继创下历史新高,令企业家的财富意外地进一步放大。近日在投资者平台上,中介服务商世联行也被问及是否涉及物业管理业务,该公司随后表示有聚焦于商办物业、公商物业等物业管理。

  有投资者对观点地产新媒体形容,物业公司上市对地产公司而言是“意外之财”,因为它们并不需要为上市做太多准备。

  但当物业管理成为港交所估值最高的板块,一只“蚊型股”能获得上千倍认购,人们或者需要及时进行反思,这种繁荣是否可以永远持续下去。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在《非理性繁荣》中指,在人们的追捧和炒作下,股票价格越来越高,偏离真实价值越来越远。这种非理性繁荣的状态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泡沫迟早会破裂。

  至于物业管理行业是否是虚假、非理性繁荣,企业家需要证明估值是否具备合理性及相对性,基础物业收入和增值业务是否都不受疫情影响,更甚者盈利是否转向长期稳定,等等。

  近期包括雅生活、碧桂园服务、奥园健康等物业股均发布正面盈利预告,证明它们在过去一年的发展潜力,但新的一年如何在压力下继续稳健经营,才是比财富浮动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分享到:
责任编辑:简艳霖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 2025深圳国际车展即将启幕 品牌荟萃亮点纷呈
  3. 3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6. 6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7. 7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8. 8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9. 9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10. 10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新闻推荐

  1. 1购房补贴、定向礼包 多地“金九银十”楼市优惠加码
  2. 2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3. 3深圳上周新房成交量下滑 项目入市节奏加快
  4. 4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5. 5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6. 6宝安中学高中部改扩建项目规划获批!新增建面超2.8万平
  7. 7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8. 8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9. 9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10. 10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