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物业观察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分拆物管逆势拿地 绿城规模化再上日程

来源:北京商报   深圳房掌柜  2020-03-19 13:59:26阅读量:8653
[摘要]疫情特殊时期,在房企们纷纷处于“静默”状态时,近期绿城的“曝光率”却直线上升,先是5天花费144亿元在北京大规模补土储,后又分拆旗下代建业务绿城管理谋求赴港上市。

疫情特殊时期,在房企们纷纷处于“静默”状态时,近期绿城的“曝光率”却直线上升,先是5天花费144亿元在北京大规模补土储,后又分拆旗下代建业务绿城管理谋求赴港上市。新年伊始,绿城的“大动作”可谓频频,低调蛰伏多年、品质立身的特长生,也正朝着全面发展的优等生而努力,错过“黄金期”的绿城正在蓄势寻求突破,规模增长再上日程。

  动作连连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原本的市场节奏,各房企一方面被迫“上线”自救,另一方面则搁浅了年前所制定的计划“留粮”过冬。

  在房企们纷纷处于“静默”状态时,绿城却反其道而行之,逆势拿下多宗地块,“曝光率”直线上升。尤其是在北京土拍市场,绿城创下了近50%的最高溢价率,时隔一年再次把北京土拍推向了“竞自持”,5天花费144亿元可谓“壕”气冲天。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前两个月,绿城中国在北京、杭州、成都、大连、温州、天津等10个城市累计获得13宗地块,累计权益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权益投资额267.7亿元,预估货值585.6亿元。其中,绿城中国在北京竞得4宗地块合计权益金额为162.8亿元,占比达60.8%。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绿城开年“大动作”频频,一方面加快了补土储的脚步,另一方面也在谋划分拆旗下代建业务“绿城管理”赴港上市。招股书显示,绿城管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最大的代建公司,2018年新订总建筑面积约为2240万平方米,占中国代建市场41.1%的市场份额,规模是第二大市场对手的两倍以上。

  绿城管理集团总经理李军曾公开表示,“绿城管理上市一事,早在2017年便启动,但随后寿柏年清空绿城中国股份,为保证交易,公司暂停了绿城代建业务的上市。直到两年之后,2019年7月,绿城管理上市计划才被再次提出”。

  历时三年,绿城的代建业务终于走到了最为关键的一步,如果上市成功,绿城管理将成为中国代建第一股。不过分析认为,目前这个时间节点,资本市场是否会真正买单还存在疑问。绿城管理亦在招股书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导致在建或待建的代建项目暂停、人力及原材料短缺,而代建项目的建设、出售及交付延迟,将使公司的营运成本及开支增加,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承压,2020年一季度财务数据或受影响。

  错过的“黄金期”

  对于绿城,市场更多以“品质”来定义,而对于其规模则多抱以遗憾。2009年,绿城的销售额仅次于万科,在内地房企中排名第二。当年,绿城实现合同销售额517.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时过境迁,碧桂园、融创中国等纷纷举起“高周转”大旗,实现了规模上的扩张。而绿城却没能搭上“高周转”的班车,错过了规模扩大的机会,跌出第一梯队。

  2018年绿城不仅没有完成年初定下的1600亿元销售目标,增幅也创下近三年最低。2018年财报显示,绿城2018年累计取得合同销售额1564亿元,未能完成年初定下的1600亿元的销售目标,与2017年相比仅增长了6.9%;而2016年和2017年的销售额同比增幅分别为58.4%和28.4%。

  2019年绿城销售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全年为2018亿元,但其与万科的差距已从之前的116.9亿元扩大到4290亿元。

  除规模增长上的不如意,绿城的土储也一直被外界所诟病。2018年绿城总土储建筑面积为3247万平方米,相比之下,绿城一直想对标的中海约有9144万平方米、华润约有5957万平方米。

  存货不足是制约绿城规模发展的关键,在错过“黄金期”后,绿城的追赶之心显得格外强烈。鑫房链高级副总裁侯宇光表示,虽然绿城2019年的销售额不错,但其土地储备并不乐观,低于同等规模的房企。尤其是在北京这一热点城市,2019年绿城可谓“颗粒未收”,这也是今年开年绿城积极在北京拿地的原因。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绿城上次在北京拿地,还要追溯到2018年11月,而且还是共有产权房项目。一年多的空窗期,目前绿城仅有门头沟的西山燕庐和石景山的西府海棠在售。

  “无论是积极拿地补土储,还是分拆旗下代建业务绿城管理赴港上市,都传递出绿城的发展战略调整。”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称,绿城管理上市成功后,将成为绿城集团旗下除了绿城中国、绿城服务之外的第三个上市平台,有利于绿城集团开拓更多的融资渠道,也能推动其对规模的追求。

  规模化迫不及待

  随着中交的入主,全面“中交化”的绿城也将规模摆在了重要位置。

  严跃进表示,中交的入主,是绿城扩张的动力和底气。一方面中交对规模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其也可以带来较为宽松的融资空间。近期绿城先后发布了多笔融资信息,其中绿城于3月5日发行的14.3亿元公司债,票面利率仅为3.19%。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融资的便利就意味着成长空间会更大,在房企们纷纷选择谨慎行事之际,绿城的逆势扩张似乎有迹可循。今年初,绿城中国在经营会议中提出,2020年拟达成新增投资货值、销售金额各2500亿元的目标,再一次表现出对规模的渴望。

  为紧密契合行业的发展趋势,2019年初,绿城中国曾优化调整了公司组织架构,形成“双十一”的组织架构。即集团内部架构调整为“7+4”:在集团七大中心外,新成立4个事业部(特色房产事业部、小镇事业部、金融事业部、商管事业部)。子公司架构调整为“8+3”,即重资产板块:小镇集团(小镇事业部)、浙江公司、北方公司(雄安公司)、华东公司(海外公司)、山东公司、西南公司、华南公司、亚运村项目;轻资产板块:管理集团、生活集团、科技集团。

一系列动作背后,绿城对规模的态度暴露无遗,而这也引发了外界对于其规模和品质之间的探究。作为房屋品质的“代言人”,会不会因为追求高规模指标而丢掉绿城苦心经营多年的高品质“标签”?

  在2019年初的业绩会上,绿城管理层曾表示,“一般情况下,从拿地到销售,按绿城原来的速度比较慢。我们在规划设计上会投入很大的精力,反复研磨产品。在新的大运营体系的管控下,我们各项周转指标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意味着我们在2017年下半年和2018年拿的项目基本上在2019年都可具备销售条件”。

  对于外界定义的“高周转”,绿城则是以“水到渠成”来解释。绿城中国方面回应称,绿城回归到“高周转”的表述并不准确,在现金流充裕、财务稳健的基础上,绿城中国正按照既定的战略规划进行公司经营,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加强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公司的稳健、高质量发展。可以看出,对于下半场,绿城仍期许“质”和“量”协同发展。

  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曾公开表示,“给我们三年时间,一定会把各项指标调整好,成为行业优等生”。今年已经是三年计划的第二年。

分享到:
责任编辑:肖硕丰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 2025深圳国际车展即将启幕 品牌荟萃亮点纷呈
  3. 3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6. 6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7. 7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8. 8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9. 9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10. 10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新闻推荐

  1. 1购房补贴、定向礼包 多地“金九银十”楼市优惠加码
  2. 2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3. 3深圳上周新房成交量下滑 项目入市节奏加快
  4. 4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5. 5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6. 6宝安中学高中部改扩建项目规划获批!新增建面超2.8万平
  7. 7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8. 8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9. 9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10. 10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