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作为今年全国两会重要内容,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将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有望在今年的会议上表决通过。目前,草案已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在央视新闻和微博共同发起的两会热度榜上,90后的关注度占据了半壁江山,紧随其后的是00后。那么,这部民法典跟你我他到底有啥关系?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草案,由民法总则与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来,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00多个条文,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民法典出台后,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将被替代。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关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到期,民法典草案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草案
70年到期后自动续期
草案明确规定:
明确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至于公寓、写字楼,民法典草案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提到: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因此,有两点是可以明确的:
01 土地性质不同,未来待遇大相径庭
在中国,不同的土地性质有不同的土地使用年限。
住宅土地使用年限70年,确立于1900年。其实,土地管理局一开始提出的是住宅50年产权,这个期限是根据境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来的。
商品住宅的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而公寓、写字楼、商铺多数都是“商业用地”,小产权房更多是“集体土地”,这就是差别所在。根据法律,住宅用地可自动续期,而非住宅用地则依照法律规定处理,目前并无法律规定支持非住宅用地自动续期,这意味着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大概率不在豁免之列。
02 住宅土地使用权满70年自动续期,不用担心被收回
我国土地性质相对特殊,业主对于房屋本身享有无限期产权,但对于房屋之下的土地却只有70年不等的使用权。
当然也有很多人说,房产建筑的寿命多数只有50年,撑不到70年就老化严重,产权续期问题无关紧要。但房子虽然不断老化折价,但房屋之下的土地价值却是永存的。一旦土地使用权到期,能否“自动续期”,不仅关系产权本身的完整性,而且还会影响到未来的房价预期。《民法典》明确住宅土地使用权 “自动续期”,解了很多民众的心结。
自动续期是否意味免费?要缴纳多少费用?
既然是自动续期,那么续期周期为多少年意义就不是特别重要了。现在的重点是:续期费用该怎么算,是否又要交一大笔钱?
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民法典草案上为此留出了立法空间。房产是居民最重要的资产,自动续期体现了对居民财产权的保护,其意义不仅在于明确权益,更在于稳定长远预期。从民生角度考虑,若是需缴纳费用,续期费用或许不会很高。
目前,与产权续期相关的现法律规定主要有二:
一是《物权法》: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二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继续使用土地的,应当至迟于届满前一年申请续期,除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该幅土地的,应当予以批准。经批准准予续期的,应当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依照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显然,对于住宅用地,自动续期将是大原则,“减免”是关键,免费续期的可能性较高;而非住宅用地,有可能要补缴土地出让金。
此外,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有关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的具体细则,实践中陆续有一些期限较短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也就使得从法律角度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自动续期不需要再行办理续期申请手续,但不等同于无偿续期。建设用地使用权即使是续期收费,续期缴纳的费用也不应该等同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前者应该远低于后者。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并不等同于永久续期。
2016年温州曾出现一批只有20年使用权的住宅用地到期,对于这批住宅期满后的处置问题,原国土资源部给出的处置意见是“两不一正常”的方案,就是“不需要提出续期申请”“不收取费用”“正常办理交易和登记手续”。也就是说,温州这批用地是无偿续期。
当然,未来将出台详细的法律法规,大家不必担心无法可依。就如王俊峰代表所说,房屋70年自然续期的规定,解决了很多买房人的心结。这件事是存在很多年的一个讨论,现在终于有一个解决方案,老百姓对住房更踏实、更放心了。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收集自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