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三胎配套政策”终于来了。
新华社播发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继今年5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后,正式以决定的形式发布,标志着中国“三胎”时代进入实施阶段!
“决定”预测,中国将在“十四五”期间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到2035年将进入重度老龄化时代,需通过完善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我国的出生率达到了1949年以来的最低值,为缓解老龄化进程,实施“三胎”配套政策已经迫在眉睫。
实施三胎政策的配套措施,对于压力山大的深圳人,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教育和住房了。
一、先看教育。
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成为首要。文件指出:
1、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强化政策引导,通过完善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2、加强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居住社区婴幼儿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
3、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有效解决“择校热”难题。
一句话,公立幼儿园和社区托育机构将会大量增加,也会成为日后公租房和商品房的标配。
在深圳,预计公立幼儿园与高中数量在接下来一个阶段都会恶补不足。而喊了多年的“教育平权”问题,将加快推进落实。
二、其次是住房。
有关深圳人最关心的住房方面的保障性政策,“决定”第十九条也提及:要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
1、结合下一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2、地方政府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当地住房保障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3、地方政府可以研究制定根据养育未成年子女负担情况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买房屋的优惠政策。
这是居住规划首次对生孩打开优惠窗口。包括公共住房、商品住房。特别是第二、第三点中,决定给出了框架性的指引。
比如,在配租公租房给出指引,要求根据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如果在所有城市推广,可能会对一些以小户型为主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模式的城市,比如深圳或做出微调。
而且,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本月才刚刚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大居住用地供应的若干措施》,确保至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以上。
三胎家庭的增加,也会给深圳增加居住用地与住宅总量带来新的压力。
来源:深圳美联物业
2025-09-04 11:39
2025-09-04 08:23
2025-09-04 08:16
2025-09-04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