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SOHO中国来说,自2011年起,由于鄂尔多斯、温州等地民间借贷市场出现波动,许多富有阶层被牵连其中,煤老板、钢铁大亨等SOHO中国原来的“座上宾”逐渐淡出房地产投资市场。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曾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承认,2011年下半年以来,购买SOHO中国旗下北京项目的客户多为北京当地的投资客,而来自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客群已经越来越少。
这正是自2011年开始,SOHO中国销售额逐年下降的根本原因,并直接导致其由售转租的战略转型。
在3月6日的业绩发布会上,SOHO中国行政总裁张欣表示,2012年,其销售物业占比约25%,自持投资物业占比约75%。之后将不断提高自持物业的比例,直到2015年,SOHO中国持有物业比例将达到100%。
尽管SOHO中国的持有物业比例在增加,且北京、上海两地的商业办公物业的租金收入不断上涨,而SOHO中国2012年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却并不突出。
年报指出,2012年SOHO中国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仅1.48亿元,在2011年9109万元的基础上有所增长,但与其营业额相比仍显得微不足道。
不过,其业绩报告同时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SOHO中国拥有现金约222亿元,净资产负债率为2.6%。
“净负债率仅有2.6%,现金超过人民币220亿元,这使得本集团在转型过程中有充足资本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任何经济、市场的波动和震荡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抓住北京和上海两个核心城市的收购机会。”SOHO中国在年报中表示,“2013年我们仍将专注于上海和北京土地、项目的收购。”
“SOHO中国未来的策略还是以收购为主,其资本开支仍将较大。”前述某港股私募机构投资经理认为,短期内SOHO中国大部分收益都是持有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所贡献,未来其业绩会出现上下波动,而其转型的目标——物业租金收入尚难在其业绩中起到支撑大局的作用。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