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土地出让竞标中,潘石屹多次空手而归,他的财力与名声变得“没用”了。与一些真正的“高帅富”公司相比,从甘肃农村里走出来的他,还有一些距离。
2010年1月,北京CBD核心地块中服地块的竞标中,潘石屹质疑竞买条件中对投标主体的苛刻要求,与任志强一起炮轰“内定”。随后,中服地块被暂停上市。规划调整后重新上市的第一轮方案投标中,SOHO中国的分数全部垫底,潘石屹拿了9个倒数第一。
2011年7月,北京CBD的土地竞标中,Z1a、Z2a、Z2b这3个地块,潘石屹的SOHO中国都以最高价投标,但最终依然颗粒无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潘石屹曾看中清华美院三块地,但从一开始他就没能进入背后的圈子。
知情人士称,其实以潘石屹的聪明,一开始就应该知道自己胜算不大。
拿地失意之下,SOHO中国的不少项目来源于烂尾楼的收购。在潘石屹的天才营销之下,一些“烂尾”工程到了潘的名下,转手就能以几倍的价格销售一空。北京的中关村SOHO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上海的SOHO东海广场等也是类似模式的产物。
在拿地之外的另一些事,也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潘石屹与权力的距离。最早爆出“房姐”有房产来自SOHO中国的“@财经女记者部落”曾发微博感慨,同一天发出的两条微博,一条关于潘石屹,一条关于明天系,潘的那条一夜之后被大量转发,而明天系的则消失得无影无踪。
被聚焦的“负面”
随着公司逐渐发展壮大,过度的曝光也更容易带来风险由于总是在聚光灯下,再小的一点坏消息也可能被放大,并迅速传播。
过去的多年里,潘石屹似乎总能将自己变成“最佳男主角”,将公司的负面新闻转化为事件营销,这样的做法,帮助SOHO中国创下了销售奇迹。
对于一家尚不知名的小公司来说,这无可厚非,但随着公司逐渐发展壮大,过度的曝光也更容易带来风险由于总是在聚光灯下,再小的一点坏消息也可能被放大,并迅速传播。
进入2013年,关于SOHO的各种负面新闻来势更为凶猛。
2月,有爆料人在微博上公布了部分三里屯SOHO的业主名单,该名单中,拥有4个户口的“房姐”龚爱爱赫然在列,并且拥有多套房产。更有爆料人称,龚爱爱曾带数位煤老板前往SOHO买房,并赚取回扣,潘石屹也被质疑与龚爱爱串通洗钱。
一时间,微博上质疑声四起,网友调侃潘石屹为“房洗洗”,并发问,潘石屹到底认不认识龚爱爱?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类似的追问,直指SOHO商业模式的核心。在过往多年中,SOHO开创了商业地产的散售模式,不少客户正是来自煤炭等能源行业的“回头客”。
潘石屹与SOHO中国的回应中,承认龚爱爱买了SOHO中国的房子,但坚决否认参与“洗钱”。
在“澄清”后,潘石屹说:“我很高兴看到网络净化能力,让一切黑暗都暴露在阳光下。”
这样的态度也反映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上。一位关注他多年的财经记者称,自己曾写过一篇关于SOHO中国的负面报道,发稿前,她曾将稿件发给潘石屹,没想到潘石屹并没有生气,“只是帮着改了一个错别字”。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