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的2012年4月,面对有专家提出楼市成交惨淡可能导致降价的说法,陈宝存表示,“怎么降的肯定会再怎么涨回去”依当下的情况看,此话并不算虚妄。
更为惊人的言论出自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2012年,董藩曾在不同的场合反复阐述过他的预测,“25年后全国商品房均价为每平米9万元,其中北京每平米达到80万元,南京每平米在40万-60万元左右”。
此前的2011年7月,董藩曾预测2012年的房价走势称,2011年末到2012年初,房价有望小幅度回落,但价格增长仍是常态现在看来,这与过去两年间房价的走势基本吻合。
更早之前的2008年6月,国世平还抛出过“奥运会后房价将雪崩”和“深圳房价跌回8000元/平米的隆冬论”。
但2009年,楼市却上演了住房改革以来最为疯狂的一幕。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住宅均价上涨了25.1%,为2001年以来最高水平。
全民大竞猜
从知名专家,到社科院,再到投行,甚至各色草根,都不断发表着自己对于房价的预测。
楼市预测俨然像一个全民参与的竞猜游戏。一些研究中心非地产领域的经济学家、社科院等机构、甚至是炒房者和艺人,都会时不时就房价走势谈论一二。
2011年时,巴曙松认为当年房价“下跌10%也不算多”;李稻葵则曾预测,2012年房价总体会有一定回落。
2012年4月,茅于轼表示,楼市泡沫已无药可救,最后必然会走向破灭,届时房价下降50%都不过分。此外,他还曾称,2012年很可能“有大型房地产企业破产”。
上述经济学家的预测均与结果相距甚远。
中国社科院每年也会发布《房地产蓝皮书》,预测未来的房价走势。
此后的楼市走向证实,社科院的多数预测未能成真。以2007年为例,当年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为7.6%,超出了社科院回落5%的预期。再比如,2008年时,国内房价因金融危机的爆发而下行,也与社科院预测的“上涨趋势不可避免”完全相左。到了2009年,房价迎来史上最疯狂的一轮上涨,并且上涨势头延续到了2010年。这均不符合社科院之前的预测。
“社科院预测的准确度还不如掷铜钱。”评论人士朱大鸣刊文称。
2009年5月,社科院内部还曾就房价预测的话题爆发过“内讧”。社科院研究员曹建海炮轰称,自2004年以来,《房地产蓝皮书》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都是错误的。
但曹建海当时作出的“房价将在2012年滑入谷底,跌幅可能达到现价的一半”的预言,也未能在2012年得以实现。
不仅是社科院等国内机构,投行等金融机构也无法参透中国房价的走向。2011年8月,巴克莱资本研究发布报告称,2012年中国房价将下跌10%至30%;汇丰银行则预计,一线城市的房价可能有20%到30%左右的下调空间如前所述,房价的末日场景并未到来。
机构之外,数位草根也因预测房价名声在外。2006年,无法忍受“房价一夜涨700元”的深圳市民邹涛,发起了声势浩大的“3年不买房运动”。他后来又发起了“万人住房团购行动”,以期实现深圳“关内均价8000元、关外6000元”的目标。
4年后的2010年5月,邹涛公开向为响应他而迟迟未买房的市民鞠躬道歉,“因为当年的呼吁和判断被证明是错的”。此时,深圳新房均价已高达1.9万元/平米。
2010年,艺人周立波在巡演中,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为由,预测房价在10年—15年内必将下跌。
1天前
1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