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鲍毫不避讳道:“我以前一直买香港的地下六合彩,最多时中过几千元。”他说,平时在附近的百合隆旧货市场帮人蹬蹬车、收拾收拾场地,再做点小生意,前些天扭伤了脚,不能干活,为了降低生活成本才搭了窝棚住下。他脱下袜子,向记者展示肿得老高的一只脚。
记者观察,窝棚内的这处平地上有两个圆形金属井盖。老鲍说这下面是通往香港的供水管道,看来,他对香港很感兴趣,搭窝棚选址也同香港扯上关系。问他要在这里呆多久,是否会去救助站,老鲍的态度同样果决。“那倒用不着,等脚伤养好了,再到市场去找活干。”他认为深圳气候好,不冷不热,这片林子又很清静,“比老家农村好万倍,是个休息疗伤的好地方。”
“犀利哥”
不想找工作只好住桥洞
记者沿着洪湖公园北侧行走,发现这一带凡有桥洞的地方就有人“休息”,凡有树林的地方就有人“蜗居”。在洪湖西路立交桥下,竟摆放了六七个“铺位”。几位抽烟闲聊的“犀利哥”大概正在交流心得。记者听清一句是,“我就是喜欢流浪……没有压力,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位于泥岗路辅道、宝岗北路立交桥下的一块平台上,铺盖卷一字排开。一位长发披肩、面容枯槁的“犀利哥”正坐在水泥平台边沿一边摇晃着腿一边悠然抽烟。记者估摸该人可能精神不正常。见记者在观望自己,他露出了友善的神情。见有人走近,他大方地递过烟卷,记者看了一下是江西产“金圣”牌卷烟,还剩半包。多少钱一包?他合拢五指捏了捏,言下之意一包烟5块钱。
问尊姓大名,他笑而不答。只说今年刚20岁出头,老家在江西南昌,春节后来的深圳。“不想找工作,所以就住到了桥洞里。”他指着身边一排“铺位”说,这里通风好、很凉快,又能遮风挡雨。“白天人少,晚上就热闹了。”记者问他,为何不去救助站呢?他说,出来混本是为了挣钱,现在没有找到工作,回家去干什么?“吃饭抽烟的钱还有,到桥洞就是借个宿。”
记者发现,泥岗东路及洪湖立交一带,基本处于城乡过渡带,北上可出布吉关,南下则是属公共空间的洪湖公园,附近还有布吉农批市场等人流杂乱场所,加上绿化带、立交桥较多,为流浪人员栖息提供了便利。
附近不少市民告诉记者,同这些流浪者“和平相处”已经很久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如有人在绿化带肆意架锅造饭,有人利用消防水在洗衣甚至冲凉,并乱拉绳索晾衣晒袜,既影响市容市貌,也留下治安隐患。附近铁路北站宿舍区的一位保安说,流浪人员聚集在这里的确给附近的治安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本来绿化带可供市民休闲散步,现在,你看谁敢从绿化带通过?”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