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成交量增长或超过10%
上海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指出,二手房市场中投机者占的比例比较大,需要在短期内获利,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后市还看得不明白,在稍有获利的情况下,他们可能就会暂时退市离开。二手房市场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不可能那么大了。
中国指数研究院相关报告也认为,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降低了购房者对未来房价的预期。政策面收紧的态势日趋明朗,政府的调控决心十分明显,购房者预期未来政策收紧还会加强,因此短期内观望情绪扩大,成交量萎缩,市场将进入调整阶段。
但受访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二手房已经成为北京、上海等重要一线城市的市场主流,在成交量方面还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徐枫预测,2010年全国二手房市场成交量或将增长10%-15%。而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四个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可能增长5%-15%。其中,“深圳和上海的二手房成交量会减少10%左右,广州的二手房成交量将增加15%左右,北京的二手房成交量则可能会增加10%左右。”
她进一步分析指出,在四个重点一线城市中,广州的住宅性价比最高,正行驶在房价上涨的快车道,相对而言,其他城市则已经历了这一阶段逐渐驶向慢车道。因此,广州的二手房成交量还没有正式爆发,“我们很看好今年广州的楼市,它也将成为二手房成交量增长最高的城市。”
北京与去年相比则不会有太多的变化。受“世博”概念的影响,将会有大量的资金进入上海,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境外资本。“二手市场面对的大多是普通的置业者,市场承接力不够、住房负担比太高,所以,我们预测上海的二手房成交量会下降。深圳也是同样的道理,整体而言住房负担比太高,超过40%甚至50%。”徐枫说。
商业地产:无远虑,有近忧
不论是最近广受关注的“中服地块”,还是2月1日成为上海“新高价地”的外滩地块,可以看出商业地产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青睐。这背后既有地方政府的推动,又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专家指出,对商业地产的长期发展应该保持乐观,但对短期内的市场供求状况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商业地产受到热捧
正如上海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所说,商业地产的成交量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中占的比例只有20%至30%,不太受市场重视。不过,商业地产的这种“处境”正在发生变化。
据了解,3月份以来,北京新开的商业地产项目就达到六个。3月23日,在北京新公示的CBD东扩区规划的土地利用方案中,商务办公用地比例最大,成为开发商下一轮的投资重点。
其实,要不是因为外部环境过热而被暂停入市交易,作为北京CBD核心区最后一块宝地的商业地块“中服地块”,极有可能成为北京市的“新高价地”。而早在2月1日,上海证大置业以92.2亿元竞得外滩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地块,成为上海“新高价地”。由于该地块被规划为规划为商业、金融、办公、文化综合用地,因此也被视为“全国商业地产总价高价地”。
中原地产的分析报告也指出,2009年下半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四大城市的商办用地供应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商办用地的集中出让受到了开发企业的热捧。“去年住宅用地拍出了太多高价地,而高价地对房价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对地方政府来说,改推综合用地或者商业用地,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外界的舆论压力。”
中原地产对房地产龙头企业的监测显示,近年部分大型房企对商业地产的投入有所增加。据了解,不少大开发商早在去年就宣布在未来的战略规划中,商业地产将占据重要一席。以专注于住宅产品开发的万科地产为例,它于2009年11月发布的新战略提出要在未来加大持有型物业的储备,并在近期内陆续推出养老物业、酒店及商业配套等多种物业类型。
14小时前
14小时前
14小时前
14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