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美国技术巨头企业都能在中国找到一个对等的技术企业。美国有脸书、亚马逊、苹果、奈飞、谷歌;中国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以及依附移动端的头条、美团、大众点评、滴滴出行。杭州作为阿里巴巴大本营,房地产成本较低,城市规模也较小(950万人口),著名景点西湖亦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得益于国内庞大的互联网市场,这些企业成长迅速,更借助支付一体化系统的应用推动国内商务模式的变革。中国业已站在人工智能领域和技术制造业前沿,本土硬件企业也正大力进军国际市场。深圳作为相对年轻的技术城市,与香港的连接日益增强(高铁通车后车程仅15分钟)。深圳证交所设立创业板至今近十年,上市企业中约九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商务环境
在我们的技术城市排行榜上,上海排名高于北京。与北京相比,上海商务环境的国际化程度较高,整体居住环境及空气质量也更高。成都技术产业在技术外包服务业的支撑下,实现显著增长。当地政府努力营造优商、重商、亲商环境,支持商业发展;技术产业投资也在持续升温。
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南区董事长林木雄表示:“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及国家创新型城市,整体经济及科创产业发展迅速,加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未来将发展成国际科创中心,集研发创新、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产业于一体。”
第一太平戴维斯大湾区项目及开发顾问部主管及董事袁嘉隆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的香港与深圳榜上有名,可看到深圳与香港在技术城市全球排名中非常的接近,这说明深圳不仅在经济总量上与香港并驾齐驱,并且拥有与香港同等量级的成长空间及潜力。”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领中强调了深圳-香港的极点带动作用,通过深化港深合作以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到国际合作中。深港两地合作目前重点规划有“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两大区域,也是第一太平戴维斯在深圳关注的重点区域,这将进一步促进两个城市在商务环境、技术环境的共融共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背景下,我们相信深圳与香港将会出现“1+1>2”的下一个快速发展期,深圳在技术环境、城市活力与健康、人才储备等指标将依托香港迎来快速的发展。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