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中的“北漂”石小猛与沈冰一样,来深圳闯天下的“深漂”一族,即便选择蜗居,也要打拼一番。能否留下来的第一关,就是租房。
除了刚走出校门的学子,外来务工人员也在租房,在城中村中寻找第一个落脚点。即便是已扎根的深圳人,每当小考、中考、高考结束,也在为学位房而拼杀得热气腾腾。
租房故事,演绎成城市的一道晦涩菜肴。不同的人,品尝着不同的滋味。
闯荡者的心事
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外语系的陈迪,今年刚满23岁,2014年春节过后才来到深圳闯荡。
身为家里的独苗,陈迪几乎从未吃过苦。来到深圳后,陈迪在一家公司从事策划工作,每月薪水4000元。“公司在车公庙,不想住的太远,就在景田租房子,40平方米,每月3200元。”陈迪说,交完房租,每月连吃饭的钱都不够,“没办法,只能当啃老族,朝家里要。”
陈迪说,别人来深圳工作,都是赚了钱寄回老家,他来深圳,更像是旅游,家里还得补贴。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快半年。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周,陈迪向单位递交了辞职申请,决定回家乡创业。“不是不喜欢这里,实在是有点艰难,不可能总是拿家里的钱吧。”他给公司递交的辞职报告里写着一句话:房租占据了薪水的80%,剩余的钱负担不起日常生活开销。
同样是年初来到深圳的小江,今年29岁,去年硕士刚毕业,在一家IT公司从事软件研发工作,每月薪水8000元。他妻子在一家电商公司从事销售工作,月入5000元。除每月3000元的房租外,小两口的日子过得还算宽裕。
不过今年年底,小江的孩子即将出生,小两口决定到时候妻儿回东北老家由双方老人照顾。不过,妻子产假满了后该怎么办?一想到这,小江说他压力特别大。“首先房子得换个大的吧,至少得是两居室,每月房租一下就将涨到了5000元。然后孩子的奶粉、尿不湿,家里老人也跟着过来帮忙照顾,每个月光这些开销最低就得1万多。”
2025-09-05 07:00
2025-09-04 14:56
2025-09-04 11:39
2025-09-04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