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深圳究竟是对还是错?打拼了3年后,一位清华毕业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高房价下如何留住人才?从个人的疑问谈起,今年广东两会,省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秘书长王理宗昨日直言高房价的“挤出效应”已是城市的忧虑。
高房价再次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房价高企,吓跑优秀人才,开始流向内地与中小城市,削弱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城市竞争力,这是深圳的大问题,也是广东的大问题”。做足“功课”的王理宗已经提交提案,建议政府加强软环境建设,化解高房价硬伤造成的人才流失。王理宗坦言:“说创新,说改革,最根本的还是人的问题。特区成立30周年,汪洋书记给深圳出了三道题。深圳过去成功靠的是人才聚集,现在留不住人是深圳的硬伤。”
“居不易”是硬伤:而立深圳要留下而立之才
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王理宗表示这不是个案,而是会员企业遇到的共同问题。那位毕业3年的小伙子出身名门,学的还是不愁饭碗的自动化专业。当年能来深圳,靠的是学习成绩这个硬本事。然而去年底的同学聚会,回西安、南京的同窗谈的是如何买了房子,如何准备结婚,过去的佼佼者眼下却是前所未有的失落感和自卑感:尽管拿高出别人一倍的收入,可房子却是没影的事,积蓄只够买一间房。是不是该回老家看一看,于是年青人眼下开始打听家乡企业是否满足专业对口的简单要求。
“居不易”,自然会找“容易居”。王理宗表示,他特指的人才是到广东时间5年以内的新近人才,与旧有人才已在城市安身立命不同,他们特别具有创新和冒险意识,流动性大。据他调研,不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海外留学生眼中的广东是这样的:以广州和深圳为代表的大城市,曾经给予无数前辈们以财富和梦想,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利益分配格局,改革开放初期井喷、爆发式的财富增长机会相对减少,创业、生活和经营的门槛不低,一般和偏高级人才受重视的机会较少……
“其中,高房价导致人才流失早已在网络论坛广泛讨论。试想,博士生、海外留学生付出比同龄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完成学业之时年近30,面对的是空白的事业和人生起点、虚高的房价,而内地同龄人很可能已经初步建立家庭找到事业起点。尤其是深圳作为移民城市,本土人才少,大部分靠引进,而引进的人才对房价的敏感度远远大于本地人才。如果不能安居,又怎能乐业,即使能够引进,没有安居,也难以真正留下他们。
我们常说“三十而立”,深圳今年30周岁。“而立之年的深圳留下这些而立之年的新鲜血液,绝不是简单地口头说重视就能解决的问题。”王理宗直言,高房价下如何留住人?这将是深圳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必须正视的硬伤。
三招“软化”硬伤:制度创新让深圳重新领跑
在王理宗看来,高房价的硬伤不光深圳独有,而是一线城市的“通病”。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在最大限度体现人才价值、促进人才自由流动、赋予专业技能成长空间等方面及早打出“组合拳”,深圳将可能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以柔克刚,重新成为领跑者。
16小时前
16小时前
16小时前
2025-09-05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