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迎面被人泼了一盆冷水,北京房地产市场在“京15条”出台之后迅速“降温了”。
2月24日,“京15条”出台的第8天,《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北京楼市正在经历一次快速的调控后的连锁反应:新建商品房暂停网签,二手房交易量明显大降,中介门店纷纷关门,房地产经纪人失业,买房者观望不前……
鑫尊地产市场部总监闫斌杰告诉本报记者:“‘京15条’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投资购房的强势抑制,以及对正常购房需求的保护。”北京通州某项目现场负责人马强(化名)亦表示:“‘京15条’中影响最大的是对于非京籍的限购政策,5年的完税证明卡住了不少正准备买房的购房人。新政前的北京房地产市场,70%都是外地想留京的购房者,这次政策,将这部分需求完全抑制。”
新房市场:购买行为暂停
2月23日下午,北京大望路某豪宅项目的售楼处里异常冷清,偌大的停车场只停了一辆车。豪华的售楼处里不见一个买房人的身影。
这是北京四环内为数不多的几个住宅项目之一,主要销售268~480平方米的豪宅。新政后,原本就针对小众高端人群的项目更是面临着尴尬局面。“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一切按照国家政策走。”该项目销售人员无奈表示。
“京15条”中,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北京本地户籍家庭,将不能再新购住房;已经拥有了1套及以上住房的外地户籍家庭,也不能再购住房。“70年产权的高端住宅受影响最大了,一部分50年产权的商住两用项目的公寓则不受新政影响。”马强表示。
通州是北京市新房比较集中的区域。由于距离市中心较远,房价与北京市中心热点区域有一定差距,因此成为在京外地人首次购房的首选区域之一,也是北京新房的主要成交区域。
但这里几周前还热络的市场也一下子变得冷清。“没有客户,发单子的人都少了,” 马强告诉记者,“通州区几个新房的项目市场反应都差不多,没有人,业务员没活干。”由于“京15条”一些细则还没完全明确,比如,离婚再购房怎么处理,按什么年限处理;拆迁户怎么处理,因此,大部分楼盘成交陷入停滞状态。
但与此同时,在通州的大部分新楼盘价格并未下调,马强表示:“没有那么快,一切要看看市场反应。”马强认为,具体调控效果要等到今年九十月份才能显现。
从2月18~24日网签暂停的6天里,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除18日有少量住宅认购外,其余时间均为零,而商办类物业的认购签约却明显上升。6天认购的商办类物业为326套。与之前签约相比基本持平。商业地产并未受到调控的影响。
1天前
1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