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布吉某小区的黄先生提前感知到这种火热气氛的存在,周二一早,小区管理处便告诉他,数字电视转换开始了,他可立即办理。“办了数字高清服务,就是不一样。”他很开心地说。关外的数字电视转换工作,便是关内外一体化的一项细节,而且,与很多工程一样,它早在特区扩容之前便启动了。
更多关外的民众,他们充满期待,希望特区扩容政府可以增加对关外的民生性投资,比如增加医疗、教育和生活配套,从官方的施政思路来看,他们正在这么做。
大部分专家人士都相信,特区扩容之后,政府对关外投资的倾斜,将从根本上打破长久以来困扰关外的“睡城”现象。
关外置业成趋势,造出了多个“睡城”
“关内是欧洲,关外是非洲”、“宁要关内一张床,不要关外一套房”,这两句话很形象地表达了深圳长期以来关内关外二元化发展所形成的格局。更令人刻骨铭心的口头禅不是这些,而是梅林关的“黑色星期一”和布吉关的“天天塞车”。即便到现在,每天10点之前,你在关内打的士,司机仍不愿走布吉关。
2004年启动关外城市化,伴随而来的是房价高涨,大量的白领被逼出关,同时,随着关内供应量的日益减少,在过去的3-4年时间里,关外置业已然成为主流。然而,那些出关买房的白领们,他们的工作却基本上都在关内。没有数据显示这样的白领有多少,但每个早晚越来越拥堵的梅林关、布吉关、南头关……;每个早晚驶往关内关外的公交车里,乘客的脸贴在玻璃上;水官高速被人讥讽已成了“水官低速”……说明了这样的人有很多很多。
越来越多的白领出关置业,同时造出了多个“睡城”。居住在西乡的李先生说,他约朋友吃饭会在蛇口,家人生病会到市二医院,看电影会到中信城市广场……除了睡在西乡。很多白领都与李先生大致类似。关于“睡城”的批评,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
大运会前将先实现交通一体化
关外过于单一的居住模式,政府在数年前便开始着手打破,刚刚获批的特区扩容,更强化了市民的这一期待。
正所谓:“特区扩容,交通先行”,过去多年里,深圳市政府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首先打通关内与关外在交通上的“肠梗阻”,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交通大建设,基本成了过去数年关内外一体化的代名词。
2005年7月16日,连接清水河和平湖的清平高速通车。2006年6月30日,连接南山和龙岗的南坪快速路一期通车。2007年7月21日,连通深南大道的宝安大道通车。2007年12月21日,连接福田和光明的福龙(快速)路通车。今年底前,东部大动脉深惠路改造将完成。明年大运会之前,贯通关内外的地铁3号线、4号线、5号线都将建成通车。
最新的消息是,2010-2011年内,旨在纾解梅林交通压力的多项交通措施都将上马:包括北移梅林收费站至清湖立交,新建“新彩隧道”连通彩田路与新区大道,新建五和大道-南坪连接线等。
在地铁3号线开通后,由龙岗双龙到罗湖大约是45分钟时间,且不用过布吉关,而如今要乘公交车却要1.5-2个小时;4号线开通后,上班族再不用“千军万马勇闯梅林关”了,有效地将人潮分流。
“硬件的建设将是个强大的驱动。”地产评论人王世泰表示,“相信未来3-5年内,关外不一定就比关内差。”
大部分观察者称,到大运会开幕前夕,深圳关内外交通顺畅连接的大格局将基本建立起来,也就是,关内外将率先实现交通一体化。但由于历史欠债太多,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关内外的交通打通仍将是一件至为重要的工作。
今年政府72%的投资积极投向关外
特区扩容之际,官方也向外界更加积极地传达向关外倾斜投资的信号:2010年全年的政府投资中,有72%都将投向关外。而另外一个新的信号是:除了在交通方面对关外投资的倾斜之外,加大对关外民生方面的投资也提上了日程。
公开信息显示,“十二五”期间,关外将规划新建6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重点扶持宝安、龙岗、光明新区、坪山新区发展区域医疗中心。而此前的情况时,深圳市所有三级医院全部集中在关内。龙岗区区长张备在两会上透露,龙岗区每万人病床拥有量只有9.4张,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7张。在教育方面,关外也同样大大落后,龙岗高中生预算支出1.2万元,关内是1.6万元,龙岗未来每年投资不少于17亿元来改善区域的教育水平。
“未来政府的投资将重点投入此前确定的四大新城以及华为科技城。”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他预计未来这些新城将会形成堪比关内的大型商业中心,从而改变目前关外人到关内购物休闲的现状。南都记者了解到,龙华新城深圳北站以及港铁所拥有的290万平方米物业里,都将规划有大型的购物中心;而在宝安中心区,鸿荣源2006年买下了全市最大的大型购物中心,建面高达30万平方米。而华为科技城内,也已规划了数家高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以及大型商业中心。
2025-09-17 07:00
2025-09-17 07:00
2025-09-17 07:00
2025-09-16 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