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终调控目标大考,国土部提出各地政府要切实稳定土地市场,严防第四季度再出现“高价地”。深圳首先提出“深八条”,其中表示将加大普通住房土地供应力度,确保今年普通住房土地供应量在以往5年平均供地量的基础上增加20%以上。
截至目前,今年深圳新增土地共计25幅,合约112公顷,而其中居住用地仅有一块,总计还不到6公顷的用地面积。由于自生面积狭小,深圳近年来的土地新增供应量都处在较低的水平,与日益增长人口带来的住房需求间的矛盾越显突出。土地稀缺直接导致地价的攀升,以今年成交的两块居住用地为例,溢价率分别达到了76.3%和91%。而地价攀升又直接影响着房价,9月一二手住宅成交均价相比去年12月均上涨了两成左右,这与年度房价调控目标相距甚远。
对于新增供应土地有限的现状,深圳从09年开始调整土地供应模式,实施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计划,释放存量土地弥补市场需求。以2011-2012年数据看,每年约有500公顷的旧改土地进入市场,而13年仍有200公顷的旧改供应计划。与招拍挂不同的是,更新项目中含居住用途的供应面积占比高达80%以上。虽然城市更新中诸如拆迁之类的“沉没成本”等不确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抬升房价,但长期来看,随着更新项目的大量入市,供应增加对缓解整体市场供需矛盾以及平稳房价十分有效。也可避免招拍挂产生高价地的风险,这也是深圳新增土地供应量远不及北上广,房价涨幅却并未超过北上广的一个影响因素。
另外,从土地更新项目分布的区域看,龙岗、宝安、龙华等关外区域仍是主战场,占总量的85%以上。因而在今后的近几年内,新房供应区域将继续以关外为主,而南山、福田、罗湖、盐田四大关内区域的新房资源将越来越稀缺。今年关内推出新盘如合正香蜜原著、京基滨河时代、纯水岸、恒裕滨城,尽管高价仍受到追捧甚至抢购,由此并不能判断说市场失去理性,而是供不应求导致的结果。在未来关内土地资源日益趋紧的情况下,关内房价仍将继续在上升通道上前行。
城市更新作为近年来深圳土地的主要方式,一方面弥补了新增土地供应短板,另一方面也可避免招拍挂产生高价地、助长涨价氛围的风险。但是城市更新出让方式也隐藏许多隐性成本进而抬升房价,开发前期亦会招致投资客进入炒房。因此要让房价回归合理,还期待更加全面的土地长效调控机制。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
2013.10.23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2025-09-05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