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看出,由深圳宝恒变更为中粮地产之后的3年时间里,中粮地产业务从以厂房租赁的地产业务转向住宅地产开发。原因是中粮地产方面认为进入住宅市场将更有利于实现长期的增长,而工业地产市场规模则相对较小。至2013年末,中粮地产实现营业收入101.78亿元,其中物业租赁收入2.52亿元,较之2004年增长近1倍,但在总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城市旧改契机
十年时间,中粮地产的住宅开发业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支持地产开发的首要要素是土地,如今全国的一线城市都面临着地块紧缺的问题。在中粮地产的大本营深圳,2013年内仅出让三块居住用地,总计面积约13万平方米,通过城市更新项目拿地成为中粮地产重新审视旗下工业物业的契机。
“伴随城市边界不断外延,政府原来规划的工业类土地已经不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政府也有意图释放工业物业土地使用价值。一些一线城市早就出台了相关政策,允许城市中心的部分工业物业改造为商用,现在上海很多的创意园区都是工业用地改造的。”苏智渊介绍。
中粮地产也正试图让旗下工业物业实现改造升级。自2005年开始,中粮地产就开始关注深圳宝安25区、67区、22区、9区等旧城改造动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争取在旧城改造中,提升物业价值。
“中粮地产在深圳持有很多符合城市更新要求的项目,亟待升级改造,我们参与旧城改造是顺势而为。”李晋扬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现在中粮地产旧城改造申报的专项规划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是中粮地产现阶段在深圳获地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中粮地产旗下6个城市更新项目中,原为中粮工业园的22区、26区城市更新项目已经实现变性。22区未来土地性质为居住、商业用地,26区未来将兴建中州中央公园等住宅项目。
“工业用地变性现在在珠三角很常见,因为变性后的土地收益远大于原有工业用地收益。但如果企业要改变土地性质,开发商不仅需要向政府补缴土地变性差价,还需要接受一个公建的配套并保障原住居民的权益,这都将导致开发的成本上升。”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教授吴箐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事实上,中粮地产26区城市更新项目配套建设了一个公园,光明新区公明创维城市更新项目则补偿了搬迁总额16.5亿元。面对高昂的变性补偿款,加之全国住宅房地产形势尚不明朗,是进行土地变性直接进行传统开发销售,还是将工业园改造升级、提升租金贡献能力,中粮地产未必会将鸡蛋装进同一个篮子。
或将重拾产业地产
在今年五月的股东会上,李晋扬表示:“中粮地产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养老地产未来发展模式,未来在产业地产方面也会有所延展。”
中粮地产方面表示初步希望在已建成的项目中,通过物业服务增值提供一些养老服务,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在后续项目中拿出一定面积做养老地产的尝试。不过,近期其在养老地产方面并无动作。毕竟,对于依托深圳发展的中粮地产来说,其在深圳大量持有的工业地产项目,才是其未来的最大蛋糕。
67区城市更新项目即为中粮地产未来在产业地产领域的新探索。按中粮地产规划,67区城市更新项目未来将打造成满足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生产、生活或文化的产业园。该项目已于2013年11月开工建设。
除了存量的工业物业,大股东中粮集团在布局食品全产业链的过程中,对也有意通过更充分的商贸流通设施来贯彻其整体战略。中粮集团旗下本来也建设了很多农产品综合基地和食品物流园,但在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仓储及冷链物流仓储方面,显然还离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1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