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松湖片区楼市总供应量将有近200万平!日前,一组来自东莞中原研究部的数据,再次将松湖片区这匹去年供应、成交的“黑马”,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要知道,松湖片区去年供应已是东莞七大片区之首,全年供应量高达226.57万平,并且成交量也达到了221.47万平,直追临深片区。今年,该区供应有望突破200万平高位,业内也早有预言“松湖片区仍将是今年东莞楼市的热点片区之一”。
松山湖航拍
松湖楼市强势崛起
借供应爆发之机,从前相对低调的松湖楼市,于2015年厚积薄发,一举成了继临深的热销区域,并大有越来越火之势,不仅碧桂园、万科、融创等品牌房企抢先进驻,高价地频出,成交量上更是相当不俗。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的数据显示,进入2016年以来,截止至3月23日,松湖片区住宅累计成交5142套,签约面积达56万平,成交均价约11706元/㎡,与因一季度供应爆发而暂居“销冠”的滨海片区,仅差之毫厘。
毫无疑问,撑起了东莞楼市半边天的“深圳客”,依旧是松湖楼市崛起的最大功臣。据东莞中原地产策略研究中心总监车德锐透露,在地缘关系作用下,到松山湖片区购房的深圳客越来越多,如今区域深圳客占比已从去年的30%涨至70%了。而他本人,也对松湖片区的潜力比较看好,表示“松湖片区仍将是今年东莞楼市的热点片区之一”。
除了研究机构外,松湖片区内的开发商也是信心十足,纷纷开始发力。“松山湖片区不管是今年还是未来,都将持续作为莞深楼市的热销片区,从松山湖的规划定位之初,就已经确立了它的经济政治地位。”光大山湖城项目经理黄越如是说。
信心来源于成绩。黄越告诉房掌柜,近期山湖城推出了全新的非毛坯高层洋房,为29-78平的1-2房非毛坯户型,仅周末两天认筹总量即破200,甚至松山湖产业“地头蛇”华为也似有意团购该批产品,目前正在洽谈中。“这不仅是项目产品精准定位的结果,也松山湖片区热度的充分印证。”
轨道交通拉动区域价值
随着东莞楼市的发酵,松湖楼市也被越来越多的深圳客所看重。事实上,无论是投资或自住,深圳客们主要还是看中东莞房价低,受莞城融城加快、地铁效应等影响,因此他们对东莞房价未来上涨预期比较高,也对“交通”尤为看重。
R1线即将开通
每一位来莞置业的深圳客心中,都有一个“交通便捷”的购房指标。有数据指出,中国大部分城市,地铁口物业涨价指数普遍达40-50%;而深圳地铁1号线在2005年完工后的一年,地铁口周边的楼盘房价就涨了一倍有余。轨道交通的魅力,深圳客是最清楚不过的。
松湖片区交通路网发达,地上有东莞市建引以为傲的松湖路网,地下有横跨而过并与深圳地铁6号线接驳的地铁R1线,还有已经免收高速路费的南光、龙大高速,符合深圳客购房的“交通”硬指标,自然会吸引不少经历过“地铁风暴”的深圳客。
深圳客对轨道交通尤为看重
深圳世联房联宝东莞区域负责人李志琛,随着深圳购房大军的入莞节奏加快,其往返莞深之间的节奏也越频繁。家住深圳龙华,30分钟即可往返于松山湖与家之间,经南光高速30分钟左右亦可从松山湖赶往深圳机场,到光明、松岗更是30分钟不到,这样的“半小时生活圈”,也让他对松湖楼市更为看重。
“深圳人习惯了‘1小时生活圈’,如今松湖片区交通路网日渐完善,龙大、南光高速公路免费,未来还有地铁接驳,相比于深圳高房价,深圳人会更愿意接受这种‘时间换空间’的两城生活。” 李志堔分析道,“另外,深圳人越来越多涌向松湖区域,除了奔着松山湖国家级定位和交通规划外,还有很重要一点,是松山湖真的很美,宜居养生,颠覆了深圳人对东莞‘世界工厂’的认识,他们都很乐意在这里生活,如光大山湖城这样的生态大盘都比较多深圳人关注。”
黄越也表示,“松山湖片区应该说是目前莞深楼市热度最大的版块之一,约7成的深圳客户选择置业松山湖。从客户的置业角度分析,一方面是看重松山湖整体的生态环境优势,另一方面更是看重整个版块的区域成长前景。”
人口红利优势渐显
松湖片区由松山湖、大岭山、大朗、寮步、东坑五大镇街组成,其中松山湖因生态资源和高端产业而受瞩目,大朗、寮步、大岭山和东坑则主要建设刚需房借势松山湖满足刚需,与松山湖形成协同发展的阶梯式分布格局。
2010年9月,松山湖正式被国务院确立为国家级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经过多年发展,在经济、政治、交通、科技、人文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地方到国家政府都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其房地产开发也迅速迈入了快车道。
松山湖片区人口红利渐显
据了解,区域内看好松湖楼市而进驻的开发商越来越多,除了早期的凯东、金地、中惠、万科、新世纪、金亿利、光大、碧桂园等开发商进驻外,这两年又新增了广源、晶和、龙光、景泰、富盈、嘉宏、万科、碧桂园等房企,区域竞争愈演愈烈,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该区楼市的升值前景。
在车德锐看来,近年松湖楼市人气、成交上行,与松湖楼片区自身发展是有一定关系的。“松山湖的企业发展势头不错,企业在增加,园区员工在增加,购房需求持续增加,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购房自住需求。而且随着松山湖高新产业的发展,高收入、有实力的购房群体还会越来越多。”
截止到2015年年底,松山湖累计引进华为、联胜科技、中集集团、宇龙通信、中国电子、深圳联合金融等优质项目多达7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50余家,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服务等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华为终端总部更是即将搬迁至松山湖,区域人口红利初显,潜在购房需求庞大。
东莞华为南方工厂
松山湖出禁地令,大岭山等环松湖片区承接利好
不过,早在2012年,东莞市政府就发布了《关于限制我市四大园区新增商品住宅项目的通知》,规定松山湖不再供应新商住用地,并对处于园区重要敏感位置、不宜作为住宅功能的用地,争取调整为产业及其配套用地。
“禁地令”的出台,意味着松山湖可售供应将越来越少,区域购房需求外溢必成趋势。“松山湖本身房源供应越来越少,需求只能外溢到大岭山大朗寮步甚至更远的东坑。再加上深圳客对松山湖越来越熟悉和认可,看好松山湖发展的投资会将眼光关注到松山湖周边区域。因此,周边大岭山等区域的房地产市场未来将持续看好。”车德锐分析道。
事实上,与东莞业内一样看好环松湖楼市的购房者并不在少数。一位来自深圳沙井的投资客告诉房掌柜,他去年在松湖片区已经买了2套房了,上周又下定买了一套。“我是来投资的。上周六看了松湖碧桂园和光大山湖城,半天时间就下了定,认筹了山湖城。这个项目离R1地铁口才800米不到,我在去年第二次开盘的时候就买了一套,到现在涨了4、5000了,现在打算买套户型小一点的,专门用来出租。听说松山湖没有新商住地供应了,园区那么多高新产业,居住需求也大,我买了也不愁出租。”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