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简历:陶冬,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1998年加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主管亚洲区经济研究,侧重于对中国经济的研究,同时兼顾亚洲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此前曾任香港宝源证券高级经济分析师及中国研究部主管。
一、通货膨胀何去何从?
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目前远超过政府的估计,消费者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更高。这一轮通胀的主因,并不在供需失衡,而在流动性失控,在于热钱横流。农产品价格上涨、工资大幅上调、能源及公用价格结构性上调、原材料价格飙升,势必使CPI全面受压。而此带动价格预期,诱发囤积和抢购。CPI在2011年突破6%的可能性颇高。
二、利率动不动?
中国已错过了利率正常化的最佳窗口时机,如今在通货膨胀、房市投机和美国QE2的夹击下,中国人民银行的“引导货币条件逐渐回归常态水平”变得更加艰难。货币政策在2011年转为中性应无悬念,新增信贷的规模较上年减少也应无悬念。利率是否上升,市场却有争议。笔者认为,如果CPI突破5%,利率起码上调150个基点,甚至更多。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过贷款利率,长年期存贷利率上调幅度大过短期利率。
三、房价跌还是涨?
房地产市场走势,对2011年整体经济十分重要。不过笔者认为房价难大升,也难大跌。中国正在进入一轮新房源的集中上市期,同时库存也处历史新高。不过,流动性泛滥情况严重,负利率越演越烈,房子成了市民抗通胀的储蓄账户。房地产新政是房市的摇摆因素,不过政府自己在此问题上也是左右为难———既不希望房价大升,也不希望大跌。9月份房地产成交量的突增,令一批资金链紧绷的开发商得以喘息。笔者认为,开发商因现金流而被迫减价的机会不大了。2011年可能有物业税试点推出,不过打击面主要将集中在豪宅、新房。这些政策被政府悬在半空带来的心理震慑,可能大过真正推出后对市场的实质打击。
四、增长加速还是减速?
GDP增长大幅下滑危险期已过,经济进入弱加速状况。从环比折率(Annualized QonQ)看,2010年第二季度应该是增长的谷底。随着全球两次探底的风险彻底消失,房市、股市、车市升温,中国经济在本周期最困难的时间相信已经过去。
新十二五规划带来新的投资,开发商资金链改善意味着房地产投资回升。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工工资上涨,带动低端消费;股市旺畅,触动财富效应。不过中国经济暂时看不见类似上个周期加入WTO或房地产热这样的大故事,增长未必能维持双位数。
五、贸易战会否开打?
世界经济复苏不均衡,高失业率在发达国家造成了巨大压力和仇外情绪,QE2制造各种汇率乱象。2011年是汇率战、贸易战的多发期,势必对中国经济构成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