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8日专电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报告,6月份我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环比下降和持平的城市有26个,比上月增加了6个。
统计局报告指出,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2个,持平的城市有14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5%,涨幅比上月缩小的城市有24个。
从同比情况看,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3个,涨幅回落的城市有28个。同比涨幅在5.0%以内的城市有39个,比上月增加了3个。
在二手住宅价格方面,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19个,持平的城市有12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1.0%;从同比情况看,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5个,比上月增加了1个,涨幅回落的城市有24个。
业内人士认为,从数据上看,还没有出现所谓的房价拐点。所谓的拐点意味着大部分城市出现房价下跌,但是目前还没有看到有这种趋势。
调控:
限购将逐渐蔓延可能扩大至120个城市
中新社北京7月18日电 中国限购城市的房价涨幅明显低于非限购城市。北京中原地产分析认为,楼市调控政策尚未见底,可能比预想的要更严,限购有可能全国化。
楼市调控政策已经持续4月有余,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明显变化。属于限购一线城市的北京、广州、深圳都出现了知名楼盘实质性降价的现象。
在中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指数中,明确限购的39个城市在6月份的同比涨幅平均为4.23%,而非限购的31个城市的平均涨幅为4.66%。限购最严格的京、沪、广、深四大城市的同比涨幅仅为3.85%。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分析说,目前,未实施限购政策的部分二三线城市面临着本地的投资需求和一线限购城市的转移投资需求的双重压力,这使得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压力集合在二三线城市释放。而二三线城市房价的上涨也影响了一线城市的调控效果。
张大伟表示,限购政策依然是最有效的楼市调控手段,限购后一线城市成交量持续萎缩,而部分没有限购的二三线城市则成为房价上涨的主力。他预计,全国性的楼市调控不会放松,限购将逐渐蔓延到部分二三线城市,由目前的39个扩大至120个城市。
广东:
珠海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可能加入限购行列
据南方日报报道 早在6月中旬,国务院以及住建部就已经开始考虑在部分房价上涨较快的二三线以及中小城市实施限购政策,住建部还特意为此扩大了房价监控系统城市目标的范围。此后,南宁等一批城市纷纷加入执行限购政策的城市名单。
据了解,“遴选”新一轮限购的二三线城市名单,将主要依据房价涨幅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两个指标。住建部的权威人士称,这个所谓草拟名单,并不是住建部直接发通知要求这些地方政府实施限购,而是首先看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如果某一地方符合国务院提出的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过热这两个标准,而未出台限购政策,住建部会作相应的沟通和督促工作。”
有业内人士表示,按照过往中央出台类似政策时地方政府的反应速度,新限购城市的名单或将在一个月内出炉。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数据显示,当月房价环比涨幅超过0.5%的二三线城市包括宜昌、韶关,上涨环比为0.6%;环比及同比涨幅较高的有南昌、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秦皇岛、丹东、吉林、牡丹江等城市。新一轮的限购城市,很可能将从这些城市中产生。
而在珠三角地区,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认为,广东目前仅有广州、深圳、佛山三个城市实行限购的局面可能会被打破,珠海、东莞等珠三角周边城市都可能会步入限购的行列。
反应:
“浙江投资团”带头人:限购政策不会长期进行
据北京晨报报道 嗅觉敏锐的民间“炒房团”开始战略转移,与政府合作开发工业开发区已经成为民间资本躲避政策风险新的避风港。
浙江商会副会长、“浙江投资团”带头人陈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之前圈子里很多投资住宅的已经放慢了节奏,开始从普通住宅市场转向高档住宅和别墅等非限购领域,还有一部分转做商业地产。”陈俊表示,今年以来,央行连续上调6次存款准备金率、3次利率,使得民间资本利息大幅提高,“浙江投资团”的运作资金也受到影响。
“我们并未完全放弃住宅市场,但目前仅限于投资高档公寓以及一些优质别墅项目,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方面”,陈俊表示,“与二三线城市地方政府合作开发工业开发区等项目是长线投资,一方面可以避开住宅市场的政策风险,另一方面是我们与地方政府双赢的模式。只有工业发展,当地的商业才能发展,住宅市场也才会发展起来。”
陈俊认为,限购政策不会长期进行下去,否则会影响到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从长期看,不管是出于土地成本考虑,还是出于原材料成本或是人工成本考虑,房价都会上涨,但上涨幅度应该与各地方现实情况相匹配。”
陈俊表示,“目前政府想的只是在房价高企时压一压,同时加强保障房建设,通过提高供给缓解供求压力。市场上有人说一旦限购政策放开,楼市立刻会出现报复性反弹,但这是不容易出现的。即使政府放开限购政策,也不会一下子都放开,而是会一点一点地开口子,对政策进行修正。”
分析①
少数地方开始“松劲”
时至年中,房地产市场调控棋到中盘,出于相持状态。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较大情况下,下半年房地产调控如何落子,备受关注。
尽管调控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当前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未限购城市需求仍然旺盛。根据一份权威研究报告对90个重点城市的监测,今年上半年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47个未限购城市,有27个城市成交面积增加,其中有15个城市增长20%以上。部分中小城市也不同程度延续着量价齐升的现象。更需引起警惕的是,由于担心住房成交量下降过快影响经济发展,少数地方出现了停止执行或变相放宽住房限购措施的苗头。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不断巩固和加强调控效果。
这一表态发出明确信号:房地产市场调控继续从严。高纬环球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良军指出:“目前市场已充分地感受到政府调控的决心。从现实需要及地方政府公信力角度出发,调控都已没有退路。”
分析②
大房企依旧“不差钱”
据渣打银行测算,目前,35个大城市房屋库存相当3个月销量,这一数据在今年下半年很可能继续增加。而据北京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截至7月14日,北京新房住宅存量已达10.8万套,逼近11万套大关。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新房存销比达到了14.8,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告诉记者,这个数据意味着在不新开盘的情况下,按照之前半年的平均销售水准,目前市场可售房源可供销售近15个月……
虽然面临着宏观调控和房地产调控的双重挤压,2011年上半年的中国楼市依旧不断的暴露出一些亟待关注和解决的新问题。7月1日,中国房产信息集团联合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共同发布《2011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30》。这份报告显示,排名前十位的开发商上半年的销售金额,同比去年上半年暴增80%,远远超过今年1-5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8%的平均水平。这似乎在暗示着,调控虽然在短期内抑制了整体的销量和房价,但对于能够给市场施加重要影响的大中型房地产企业并未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同样,虽然半年内,面对信贷资金不断收紧、资金回笼日渐困难的情况,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现了资金链紧绷的情况,但少数大型房企“不差钱”的事实依旧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这无疑将为房企的价格博弈留下巨大的空间。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