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员正在中心公园里巡逻。深圳读本记者高贵彬摄
深圳中心公园的规划改造,由于园区内福田河的景观整治工程的方案迟迟未敲定,被搁置了两年多。日前,《深圳中心公园总体规划方案调整》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复函同意,并于昨日起向社会公示,公示完毕后将动工进行改造。
据悉,此次调整主要针对现存问题,对整个公园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优化改造,其中动作最大的是根据现有地形增设景观平台。
十多年来利用率极低
作为深圳面积最大的市政公园,中心公园于1999年就正式对市民开放。尽管中心公园地处黄金地段,但多年来游客稀少,利用率极低。
早在2006年,有关部门提出了整体改造的思路,展开“深圳中心公园及周边地区景观概念规划”。2007年6月,《深圳中心公园总体规划》通过了市规划局技术委员会第29次会议的审议,并在2007年7月进行了公示。
2008年3月,深圳市四届八十八次常务会议召开,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深圳中心公园整体规划设计最终方案,,依照这份总体规划,要求以增加功能性和休闲活动内容为重点,针对新建与改造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增加活动内容,增强可达性,提高公园的使用率。
“按照最新的福田河景观整治方案,该河流整治的40多万立方米的淤泥不能外运,必须在园区内部进行消化。”中心公园管理处的副主任刘先生介绍说,为了消化福田河整治产生的淤泥,市规划部门要求对原有的方案进行微调,为此管理处对园区的道路管网、给排水等进行了调整,包括利用40多万立方米的淤泥,增设沿华富路景观带和雕塑跌级景观平台等。
总体改造费用未增加
刘先生表示,今年3月份,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复函原则同意了在深化设计基础上的深圳中心公园总体规划方案调整。
据介绍,中心公园改造总费用4.4亿元,包括三项工程的改造。其中用于原有园区改造的费用仅1.53亿元,而福田河的景观改造占到了将近2亿元,其余费用用于莲花山花木园改造、福田新村改造、地铁地面部分景观建设和相关配套费用。这次方案调整,总体改造费用没有变化。
不少国家都有专门的应急避难公园,我国像北京,重庆等城市也在公园建紧急避难所。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深圳的荔枝公园和莲花山公园,都建有应急避难所。今年3月份,深圳市应急管理办公室资源保障处联系了中心公园,将会在园区内增加一些指引和避难设施等,改造后园区也具备应急避难功能。
深圳读本记者 徐佳丽
1天前
1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