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发布,首次对人才住房建设标准进行规范。意见稿除了对套型进行了规范,还对配套建设提出不少创新举措。
比如,意见稿明确,以幼儿园地下设置停车场、车辆段上盖建设幼儿园以及相邻地块间可架空连廊等建设方式,为停车、便捷出行提供便利;选址应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住区人行出入口宜在公交车站点500米半径覆盖范围内或轨道交通站点800米半径覆盖范围内;将配置公共会客厅、公共食堂等个性化配套设施等。
可以看出,保障房配套建设中不仅考虑了孩子入园问题、出行与停车问题,还有生活便利化与公共生活问题。也就是说,深圳的保障房不只是解决居住问题,还要让大家住得舒心,而这一点对保障房制度的顺利推行非常重要。
去年8月,深圳发布了《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被誉为深圳的“新房改”。改革最大的亮点是率先实现了住房供给中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比例的大逆转,商品房的比例将限定到总量的40%,而保障性住房将占60%。
按照意见,深圳计划到2035年新增建设筹集各类住房共170万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各占总供应量的20%。以此计算,深圳计划在未来的17年里,通过人才住房引进大约34万中高级人才及家属。因而有观点认为,此举有助于深圳落实人才战略,“第一资源”人才到位,深圳就将获得更好的发展。现在,美好蓝图的实现就看保障房的顺利推行了。
房子是用来住的,保障房同样如此。过去,一些地区的保障房建成后长期闲置,原因就在于配套不完善和建设滞后,出行不便、生活不便阻碍了保障房尽快投入使用。香港则提供了成功经验,与“保障房”性质相近的公屋建设,往往是交通先行、配套先行,因而总是很抢手,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随着城市发展的成熟,深圳保障房的选址不可避免地会落在城市外围,这时候就更需要加强配套建设来争取人们的支持。这次的意见稿中,就可以看出设计者的苦心与用心。
除了配套的完善,配套的投入使用能否同步也是关键。意见稿还提出,当周边配套不完善时,应保证周边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配套设施能够与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期投入使用。
“新房改”对深圳的发展非常重要,对全国也有着示范作用。深圳当以保障房的顺利推行证明自己:不仅能设计出美好的制度,更有将其变为美好现实的能力。
南太云创谷“AI for Science创想周”圆满落幕 政企学研共绘“AI+生命健康”产业新蓝图
活动期间,光明区聚焦“AI+生命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通过高端论坛、创业培训、成果路演与商业启幕等多维形式,全面展示人工智能赋能产业转型的最新成果与实践路径。
2025-10-28 16:38
多地优化政策促住房需求释放 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0月以来,全国超20地推出支持举措,从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推进“好房子”建设、发放购房补贴等角度发力,助力“银十”期间住房需求的释放,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0-28 08:25
富力旗下酒店打折拍卖 公司曾是“全球最大豪华酒店业主”
起拍价12.2299亿元,保证金1.2亿元;项目评估价约17.47亿元,起拍价相当于打了7折。
2025-10-28 08:22
房掌柜播报:10.27一手住宅成交23套,成交面积2372.98平方米
据房掌柜统计,2025年10月27日深圳一手住宅成交23套,成交面积2372.98平方米。
2025-10-28 08:19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5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