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深圳已有秋意,但康达尔(SZ:000048)股权争夺战并未降温。此前,公司第一大股东华超系及第二大股东京基集团之间的明枪暗箭、你来我往使康达尔的股权争夺战日呈白热化。于9月14日召开的康达尔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也因其19项议案的内容而备受各方关注,本次临时股东大会将成为这场纷争的一个分水岭。
据悉,议案1至议案18由公司第二大股东京基集团提出,意在罢免康达尔的全部现任董事、监事,并选举新任董、监事;第19个议案则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华超系近期刚刚提出的临时提案,意图让康达尔向银行申请38.72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并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在该额度内向银行贷款,以填补康达尔目前严重的经营漏洞。这些议案的表决结果与公司今后的治理、发展息息相关;董监事的选任直接影响着康达尔的经营决策、发展方向。
积重难返,康达尔深陷泥淖无力自拔
据深圳市康达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网介绍,康达尔集团创立于1979年,前身为深圳市养鸡公司,其发展至今主要经营肉猪、肉鸡的养殖与销售,猪肉与鸡蛋等生鲜农产品销售,饲料生产与销售,交通运输,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业务,其对外宣传为集低碳都市农业、房地产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公司。
自2010年以来,该公司不断被爆出各类丑闻。其中,单就《理财周报》刊发数文问责康达尔:《比吕梁更狠的庄家:康达尔强盗股东8年偷走数亿》、《康达尔真相:变卖电厂瞒天过海 拿地成本仅市价1/5》、《康达尔黑股东洗钱证据:贸易公司是中转站 香港伟江巨资失踪》、《最臭公司康达尔数亿资产盗走立案,目标罗爱华》、《“康达尔黑幕”追踪:8年数亿资产离奇蒸发》,篇篇标题十分犀利。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农牧第一股”康达尔为何会陷入如此不堪的境地?
1.会计频繁出错
华超系控权后,财务报表上频繁出现离奇数据。比如,2002年至2015年间,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从4,875万元上升到核销前的7,362万元——增加了2487万元,增幅达51%;其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由2002年的1.25亿元上升到2015年核销还原前的2.076亿元——增加了8,302万元,增幅高达67%。
翻阅康达尔的年报发现其信息披露质量普遍低下:公司频繁进行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更改年报披露信息中上一年度的历史数据。这种操作方式导致当年财务业绩不能真实体现,年度间财务数据缺乏衔接——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在不断增加,但仅有部分减值体现到当年损益中,其他减值情况已被无声无息地分配到上一年度的历史数据中。
据了解,华超系入主康达尔后8年时间内,康达尔总资产从12.52亿缩水了4.68亿。
2.资金去向成谜
在2013年度会计差错更正公告中,康达尔称“在董事会审议通过奖励方案后至2012年期间五次累计发放专项奖金19,456,000元”,但管理层在财务处理上“错误地将其列入康达尔花园五期项目的工程成本”,以此表明公司支出的该笔巨款是错将“员工奖金”记为“工程成本”;同时,康达尔更正了该笔“员工奖金”的前期会计差错,并追溯调整各科目。值得注意的是,康达尔仍然将已发放的奖金记录在2008年-2012年各年度间的“应付职工薪酬”项下,显示为公司并未实际支付发放奖金。这笔1900多万元人民币的巨款究竟是否已经发放?若已发放究竟是否确实作为“员工奖金”发放?真相难以查明,巨款的去向最终成迷。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