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过后,中央未再进一步出台实质性打压政策,市场观望情绪逐渐减弱。基于中国房价长期看涨和房产保值可抵御通胀的普遍认知,刚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再度爆发,引热3月楼市,多个地区呈现量价齐涨态势,部分城市刚刚得到控制的房价涨速,又开始新一轮的高歌猛进。
如果房价借此势头进一步快速上涨,必将迫使政府再出调控新政。鉴于全国性关键政策该出的已基本出尽,届时更多的将是各地方政府的舞台。
相继出台的地方调控政策
年初以来,北京、广东、成都等各省市纷纷加大楼市监管力度,严格执行二套房信贷政策,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重点整治开发商囤房、捂盘,抑制投资投机,增加市场有效供应。各地政府还相继出台了其他具有针对性的调控政策,力图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促进楼市健康持续发展。
例如,广州实施新的闲置土地处理办法,闲置土地不仅要一次性征收地价20%的土地闲置费,而且地价上涨的,还要按照当前地价补交差价,大大增加了开发商的囤地成本。北京将二套房政策由商业贷款延展至公积金贷款,购买“二套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含组合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在高价地频出之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更是宣布暂停热点地区高价土地的交易,以稳定土地市场。广西地税局日前下发通知,调高土地增值税预征税率,而海南、上海、厦门、临汾等地也在积极推进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
房价新一轮上涨或引发调控新政
新华社于3月28日至4月2日,连发6篇聚焦楼市的社论,矛头直指地方政府和楼市投机,引起社会强烈关注。随后,央视《新闻联播》也在4天内3次评说国外楼市。中央媒体如此密集地报道楼市,并建言政策调控,这在以往并不多见。
中央媒体声音的影响力不可低估,至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决策层再次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当前状况,由此加大了在各地房价进一步快速上涨的前提下,房地产市场迎来新一轮政策调控的可能。
届时,除全国性房地产信贷政策进一步紧缩、闲置土地处理力度进一步加强之外,各地楼市面临更多的将是地方政府更具差异化政策的继续出台和逐步落实,其中或将包括个别城市“物业税”试点实征的加快推进。而最新消息显示,继重庆宣布拟征特别房产消费税之后,上海也已基本制定住房保有税开征方案,其本质都是对房产保有环节征税,基本等同于以往所说的“物业税”,虽然细则尚未公布,但对楼市的影响不可忽视。
不管怎样,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地方政府可以说是剑在鞘中,只是基于地方财政的考虑而不愿或不敢轻易出鞘,但是如果房价继续飞快上涨,那么出于中央政府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地方政府调控之剑将不得不显其锋芒。
多地优化政策促住房需求释放 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0月以来,全国超20地推出支持举措,从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推进“好房子”建设、发放购房补贴等角度发力,助力“银十”期间住房需求的释放,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0-28 08:25
富力旗下酒店打折拍卖 公司曾是“全球最大豪华酒店业主”
起拍价12.2299亿元,保证金1.2亿元;项目评估价约17.47亿元,起拍价相当于打了7折。
2025-10-28 08:22
房掌柜播报:10.27一手住宅成交23套,成交面积2372.98平方米
据房掌柜统计,2025年10月27日深圳一手住宅成交23套,成交面积2372.98平方米。
2025-10-28 08:19
全国一线城市全面推行 “房票”成去库存关键工具
一线城市集体探索房票的背后,是远郊区域高企的库存压力,通过定向需求释放促进楼市成交。
2025-10-28 07:35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5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