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一条路,和深圳这座城市一样年轻,但所塑造的传奇已令世界瞩目!
和纽约曼哈顿的第五大道、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东京都新宿大街、新加坡的乌节路、首尔的明洞大街、内华达的拉斯维加斯大道、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长安街一样,这条路也已成为城市的灵魂,不仅承载着城市血液流动的职能,更寄托着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向往!
改革开放40年,这条路孕育出一批城市地标,串联起城市发展的核心主脉,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一枚闪亮标签。
这条路,就是深南大道!
深南大道40年,特区发展牵引器!
深南大道的历史变迁,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浓缩和写照。第一个“三来一补”工业区、第一个企业自主规划开发区域、第一个高科技园区,及众多时代级别的地标,都源于此。
深圳市成立之初,全市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从罗湖桥通往广州的107国道,只是一条由碎石铺成、仅够两台车并行的简易道路。市领导甚至怀疑这条路会“呛走”花了大量精力动员前来投资的港商。
1979年,市府刚刚成立,资金捉襟见肘。但为了以良好面貌迎接香港客商,决定先期对蔡屋围村至规划中的上步工业区2.1公里路面铺上沥青。原深圳市规划国土局总规划师郁万钧说,“最初我们并没有给这条路想好一个名字。因为深圳特区东起大鹏湾背仔角,西至南头一甲村,这条路也计划从原来的深圳镇一直往南头修,就叫了深南路。”
此后,深南路延展了深圳城市发展脉络,一路向西,经过多次重要节点的改变、提升,终于形成在原特区内25.6公里、全长60多公里,延伸到深莞边界的市政景观大道。
深南大道,时代地标聚集地!
毫不夸张地说,深圳改革开放的巨幕,是沿着深南大道渐次展开的。每个阶段,都会诞生镌刻时代记忆、诉说城市精神的地标级建筑物。
包括深圳电子大厦、上海宾馆、锦绣中华、孺子牛、五洲宾馆、地王大厦、市民中心、万象城、京基100、平安金融中心,等等,深圳几乎所有的地标级建筑物和场所,都集中在深南大道两侧。
1天前
1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