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接棒深南的大道传奇!
时代在变迁,发展在提速,地标随时崛起!当深圳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时代后,深南大道沿线还将会崛起一批全新的地标,指引深圳继续向未来之峰攀登!
与深圳城市重心西移的发展脉搏一致,深南大道向西的步伐始终未曾停歇;在推动特区内外一体化与实施前海中心发展战略的宏大背景中,深南大道向西延伸线宝安大道,因串联粤港澳大湾区黄金中轴上的最强礼宾阵容——前海、空港新城、新会展中心、海洋新城等核心发展区域,而会成为未来地标的主要爆发地。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以打造世界最具经济活力、创新能力、快速发展的城市群为目标,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市场普遍共识是,计划投资3898亿大手笔挥就的前海,将成为大湾区发展的引擎,与宝安6600亿元投资形成共振效应,万亿投资的战略制高点地位不容置疑。
前海的崛起,重写了深圳城市格局。多重国家级发展战略集于一身,政府全方位政策和规划保障,前海正在成为深圳的新中心。
而宝安大道连接深南大道的起点区域(或可称之为“深南大道西”),因扼守前海门户的战略地位,有望成为新40年新旧主场更替之地。“前海+宝中”,无疑会诞生深圳下一个40年新经济支点。而前海扩容情势急迫、日期临近,“前海+宝中”融为一体,为这块发轫之地的腾飞提供充足动能。
接棒深南的大道传奇,“深南大道西”谁与争锋?
碧桂园&德弘基,强强联手,挺进前海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即将出台之际,谁拥有前海封面资产,必然抢占资产价值飞跃先机。
前海已经成为知名房企角逐未来的全新主战场,其中就包括中国地产三强房企——碧桂园及深圳实力房企——德弘基,强强联手,于深南大道西率先推出大道封面综合体作品——前海荟。
前海荟,占位“前海+宝中”门户,“深南大道西”核心节点,以总建筑面积逾8.7万㎡的规模,实现住宅、公寓、办公、商业、商墅的优化配比,仅提供88席建面约71-119㎡住宅,是谓“前海88”。
聚焦前海、宝中、西乡200万人口“人中龙凤”的高端居住和资产配置需求,前海荟高定大道封面资产,获国家战略、产业、交通、配套、城市更新全力辅佐,具备树立“深南大道西”综合体地标的潜力!
深南大道大事记!
★1980年,蔡屋围至上步工业区段修通,全长2.1公里,7米宽,成为当时特区内最长的道路。
★1982年到1984年底,第一次扩建,拓宽到50米,进行了简单的铺草绿化。
★1987年春节前,深南大道延伸至城郊结合部(上海宾馆),全长6.8公里的深南大道全线贯通,开始出现“十里长街”美称。
★1992年,小平南巡之后,延伸至南头联检站工程启动,全长18.8公里;两年零两个月后,全长25.6公里的深南大道全线贯通,路幅宽达135米,中心区最宽达350米,沿线与48条南北方向的市政道路交汇。
★1997年,香港回归,上海宾馆往西路段,6车道拓宽至8车道。
★2006年9月,深南大道实施改造工程,高科技、环保、增效、人本理念和工程工艺全面融入。
★2006年年底,深南大道直抵深莞交界处,新建成的宝安大道成为深南大道的延伸部分。至此,总长度达到60多公里,长度超过“神州第一街”的北京长安街,成为中国最长的市政大道。
深南大道地标一览
★1982年8月,20层高的深圳电子大厦竣工,当时深圳经济特区第一高楼,带动了华强北电子市场的兴起。
★1985年,上海宾馆竣工,成为区分市区和郊区的坐标,现在和未来的界碑,成为最具历史记忆意义的城市地标。
★1991年,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开园,3年后,相邻的世界之窗也建成迎客,合成深圳文旅地标。
★1995年,鸿昌广场主体结构封顶,高度达到248米,成为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楼”。
★1996年,地王大厦建成,高度383.95米,69层,取代鸿昌广场,成为深圳第一高楼,也是亚洲第一高。
★1997年,五洲宾馆开业,成为深圳商务旅游、外事接待地标。
★1999年,赛格广场竣工,72层,高355.8米,扼守华强北电子市场路口,成为深圳迎接新世纪的产业地标。
★2004年5月31日,深圳市民中心启用,成为深圳行政中心地标。
★2004年9月,总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的万象城建成开业,迅速树立起深圳商业地标形象。
★2010年12月18日,位于深南大道最东端、小梧桐山顶的深圳电视塔总体竣工,建筑高度198米,最高点海拔838米,是深圳市民永久仰望的地标!
★2011年,京基100大厦建成启用,取代旁边的地王大厦,成为深圳最高楼。
★2017年12月16日,平安金融中心亮灯,以592.5米的主体高度,取代京基100,成为深圳第一高楼,世界排名靠前,华南最新地标。
5小时前
5小时前
5小时前
5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