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尔沁右翼中期,“满京华·善益”团队走进图什业图王府,去探寻蕴藏在王府刺绣里蒙古族的生活仪式。
图什业图王府衣饰、刺绣来源清朝,是图什业图王府世袭传承的一种蒙古族传统美术武艺。在蒙古族的鼎盛时期,制作的绣娘只服务于王府,而后随着权力阶层的瓦解,王府刺绣开始走向民间,并不断被改良。
曾主要运用于华贵服饰之上的王府刺绣,隆重而充满仪式感。在传播到民间后,经过普通民众的改良、简化图案。如今,王府刺绣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蒙古族服装、装饰画、背包等众多领域。
王府刺绣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制作王府刺绣的绣娘从当初的王府专属变为了普通的蒙古族人。科右中旗作为全区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农牧民多使用蒙古语,与外界沟通语言不畅,外出务工受限,农牧民一般只能在家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缺乏更多的致富门路。
科尔沁右翼中旗人大代表白主任表示,母亲从姥姥那里学会了刺绣,自己也从母亲那里将它传承下来。王府刺绣可以修身养性,自己家中从姥姥到母亲、再到姐妹,没有一个不会刺绣的。
而现在,她又将这项技艺教授给更多的蒙古族人,让它得以更好的传承下去。
白主任建立了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扶贫车间,采取“企业+协会+基地”的发展模式,以刺绣扶贫车间这个平台,把擅长刺绣的人们吸引进来,培养出了200多名靠传授技艺、吃手艺饭的绣工技术人才,形成了28个刺绣产业村。
一团彩线、一根绣针、一块布料,有的人靠刺绣脱贫,有的人靠刺绣致富,还有的人因此走上了“艺术人生。”
“粤绣、蜀绣、苏绣等刺绣都是以柔美细腻著称,而王府刺绣将刺绣的细致与蒙古族的粗狂相结合,充满了戏剧冲突感,也成就了它独有的韵味。”杨加禄老师表示。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