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丰湖湿地公园的“靓影”,其实现了防洪、景观、人文的深度融合,为市民提供了一种惬意的生活。
如今的宝安,已经构建营造3条公园带,图为西部滨海公园活力带上的宝安西湾红树林公园美景。
如今,漫步万丰湖湿地公园,树木葱郁,水草涟漪,鸟语花香。
从昔日死水一潭,到如今水清景美的湿地公园,位于宝安区新桥街道辖区的万丰湖湿地公园实现了防洪、景观、人文的深度融合,不仅给周边居民增加一个休闲好去处,更为大家提供了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
所言非虚。
万丰湖湿地公园位于新桥街道办万丰社区中心,周边以居住、商业为主,水库原名情人湖,分南、北两湖,是新桥街道重要的水体景观节点。公园建设之初,充分利用万丰湖湿地公园现状水资源,还原情人湖风貌,恢复其原本的功能,设计中以“情”为设计理念,提炼中国的感情文化,传承亲情、友情、爱情、中华情等不同美好情感,为周边居民提供一处亲水休闲散步的场所,同时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万丰湖湿地公园的“靓影”并非宝安“公园之区”建设的孤例。
宝安中心区——宝安大道与创业一路交会处,蝶变后的宝安四季公园,每天吸引八方来客。
在东面的宝安之声跳泉广场,这个区域的木兰盛开,尽显“文化宝安之春”魅力;穿过南面巨大的“四季之门”,其富含创新与活力的设计,带您一瞬间进入“创新宝安之夏”;最具有欢声笑语的区域在四季公园的西边,这里有林间的特色健身慢跑道和充满童趣的家庭亲子活动区,组成“乐活宝安之秋”的人文美景;北边则在稳重大气的艺术雕塑“滨之珠”掩映其间,形成“艺术宝安之冬”的格局。
穿行罗马风格长廊、欣赏渔民风情喷泉、行走绿色健康跑道、享受舒心动人的音乐……去年10月,全新改造启用的市民广场成为新桥街道新的文化休闲地标,每天数以万计的辖区居民来此休闲娱乐。
“新”市民广场占地面积13.92万平方米,“网红”元素颇多:建有大小舞台、钟楼、喷泉、休闲花园、文化艺术长廊、文化运动公园、儿童公园、景观雕塑等娱乐和景观设施,突出欧式风格,由景观中轴线贯穿,融合西侧文化艺术中心及东侧文化艺术产业园,形成“一轴两带三区”的整体布局。夜幕降临的广场更是令人目不暇接,亮眼夺目的灯光喷泉伴随着广场音乐的欢快旋律,五光十色的水花、水柱喷发而起,偌大的市民广场流光溢彩,仿佛“不夜城”。
万丰湖湿地公园、四季公园、“新”市民广场不仅仅是一项项惠民工程,更是宝安区打造“公园之区”的缩影。
突破:宝安公园数量达180个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园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强力推进,于2019年9月提前实现了“千园之城”目标,共计1090个公园。
一直以来,宝安尤为重视公园之区的建设,凭借着辖区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城区的快速发展中,把公园建设作为民生工程重点投入,先后提出“一镇一广场,一村一公园”“公园之区”建设行动等目标,公园建设得到量与质的同步大幅提升,2017年,宝安新建5个公园,提升改造26个公园;2018年新建7个公园,提升改造20个公园。
如今,宝安公园总数已经达到180个,构建了居民出门500米有社区公园,2000米有市政公园,5000米有森林郊野公园的公园覆盖网络体系。而今年,宝安公园总数将超过200个。
自宝安“公园之区”启动建设以来,公园在宝安各个区域涌现,从街心公园、社区公园再到主题公园、湿地公园,宝安的“公园文化”,成为宝安宜居宜业宜游城区的显著亮点。每年的公园文化节,都吸引着百万居民参与体验。宝安的公园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休闲的一部分,在公园中,亲近自然、休闲游玩,是幸福宝安最美的画面。
路径:充分挖掘主题特征,一批精品、特色公园陆续建成
与此同时,宝安还相继建设了众多主题公园。今年4月份,作为宝安区最大的社区儿童公园在福围启用,这是宝安区创建妇女儿童友好型城区的重要举措。
福围社区儿童公园占地3600平方米,分为儿童游戏区、儿童拓展区和林荫休闲区三个功能区域,既能满足3到12岁不同年龄段孩子对户外活动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需求,又兼顾随行大人的休息看护需要,打造艺术化探索体验型的儿童游乐空间。公园从筹备到建设充分吸纳儿童的意见和建议,是儿童友好共建的一次有益探索。
为创建“新时代妇女儿童友好型城区”的目标部署,2019年,仅福永就建设畔山小区儿童微公园、马山小区儿童微公园、下沙村儿童微公园等,全面拓展儿童空间,切实提升“凤凰福地”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碧波万顷、波光粼粼的石岩湖,巨石耸立、形态奇特的阿婆髻山,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荔枝林,国际科技大咖集聚的石岩湖国际院士村……沿着石岩湖环湖绿道一路前行,这些美景尽收眼底。
随着绿道工程的完成,石岩湖湿地公园也在快速建设当中,石岩湖公园位于石岩河入库口处,总面积约92万平方米,石岩湖湿地公园将帮助人们远离日常生活的尘嚣,无论成人、孩童、老人都能享受其间的植物和野趣。湿地公园正是宝安近年来重点打造的一个主题,除了石岩湖之外,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珠江入海口东侧的西湾红树林湿地公园,是深圳西部重要的海岸生态休闲廊道和西部海岸的重要示范点,有效提升城市人居水平和生物多样性。
尖岗山生态公园、五指耙体育主题公园……在公园之区建设过程中,宝安区正是充分挖掘各公园的主题特征,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公园文化。
愿景:营造拥山抱海、传承文脉、城园一体3条公园带
宝安“公园之区”行动还会持续发力,未来三年,全区将投资约41亿元,加快推进46个公园项目建设,滨海文化公园、滨海廊桥、平峦山入口片区升级改造、区儿童公园、区老年人公园等一批高品质的公园项目将陆续呈现。
此外,宝安区将深入研究编制《宝安区公园“十四五”建设规划(2021—2025)》,对全区公园建设的长远发展路线和目标进行规划,制定高水准的建设标准,借鉴北美风格,结合宝安区地理特点,围绕拥山抱海、传承文脉、城园一体、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研究营造具有宝安区特色的疏林草地、赏山观海、绿色生态的人与自然亲密融合的大自然景观的风格定位,逐步形成精雕细琢、留得下历史印记的独特造园艺术。
如今的宝安,已经构建营造3条公园带,即西部滨海公园活力带、中部城市公园时尚带、东部森林公园生态带。拥山抱海:依托宝安现有地理资源,好山好水,展现东部森林郊野公园的自然美景,彰显西部湾区岸线的滨海特质;传承文脉:在公园建设中,展现宝安特有的红色文化、蚝乡文化、孝德文化等人文特色;城园一体:城市与公园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公园服务范围与城市建设范围一体化、全覆盖,实现“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愿景。
(来源: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