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国土空间是龙岗区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之一。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管理局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笔者获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管理局以局区合作框架协议为统领,创新谋划规划、土地“两篇文章”,深入推进国土改革,与市局联合签发14个方面深入合作的备忘录,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上作出先行示范。同时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25984个图斑核查,数据库成果通过国家级核查,差错率为0.08%,远低于国家1%的要求。
此外,该局还强化产业民生保障,完成全区首宗“综合招标”“行政划拨”产业用地供应。全年供应公共配套设施用地312公顷,完成10大类1430块公共基础设施梳理整合,实现公共基础设施“一张图”管理。
完成全区建设用地规模需求梳理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管理局深入推进国土改革,与市局联合签发备忘录,在自然资源调查核算、规划实施、土地开发利用、生态修复等14个方面深入合作,努力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上为全市作出先行示范。
该局强调规划引领,在全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上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分区规划现状调研,形成现状及规划评估报告;完成全区建设用地规模需求梳理,优化落实“三区三线”;初步确定全区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及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全区用地布局方案;提出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综合交通策略以及规划传导思路。
同时基本形成面向实施的法定图则修编模式,完成[大运枢纽站及其周边地区]、[宝龙科技城]法定图则修编草案及《龙岗区法定图则修编操作指引》编制,构建起以“问题+规划+实施”为导向的图则修编模式,形成以法定图则为平台衔接各层级规划实施新机制;完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和深圳音乐学院选址研究,并纳入法定图则修编。
再者基本确立务实高效的城市设计管理实施体系,创新开展以“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实施方案”的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完成坂雪岗科技城、大运新城、龙岗河“一河两岸”等几个重点城市设计及其实施方案,着力提升了龙岗的整体发展定位及城市空间品质,高水平、高标准打造东部中心及其核心区,完成建设“城市新客厅”的目标任务。
不光如此,该局还扎实开展国土调查,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25984个图斑核查,数据库成果通过国家级核查,差错率为0.08%,远低于国家1%的要求,为摸清辖区自然资源本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积极探索完成生态线优化调整,持续推进龙岗区基本生态控制线调整服务及用地梳理研究,为生态线优化及历史遗留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实施路径,以坪地街道为试点,探索建立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建设用地清退与线外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的联动实施机制,推动四方埔社区利益统筹试点项目实施。
全年供应公共配套设施用地312公顷
拓展空间保障发展是龙岗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之一。去年以来,该局积极推动产业民生空间提质增效。在产业空间方面,出台工业区块线管理规定及优化调整操作指引,完成全市第一单城市更新项目(龙腾工业区城市更新项目)工业区块线调整;促进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产业用地容积率调整,增加产业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贡献公配设施7510平方米;选取坪地国际低碳城片区、阿波罗未来产业园区试点项目,完成全区首宗“综合招标”“行政划拨”产业用地供应,有力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该局还开展十大行动深入挖掘存量用地潜力,并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超额完成各项既定指标任务,全年拆除消化违建732万平方米;城市更新供应土地81公顷,综合整治旧工业区31万平方米;清理储备土地67公顷;清退建设用地208公顷;处置已批未建土地97公顷。
在民生保障方面,该局实现公共基础设施 “一张图”管理。完成全区教育、医疗、文体等10大类1430块公共基础设施梳理整合,建立起公共基础设施台账、分区单元规划指引和三年用地保障计划;大力推进市政交通设施规划建设,积极参与深汕第二高速公路等市重大交通项目规划研究,加快深港中心、平湖金融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年供应公共配套设施用地312公顷,顺利推动坂田国际艺术中心、龙岗第二中医院等多项民生项目落地。
此外,该局还积极有力处理处理遗留问题方面,综合运用非农建设用地腾挪、土地征转、规划管控、更新整备等手段,解决坂田社区、龙岗社区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等一批积压多年的社区用地历史遗留问题。收回内环北路用地6万平方米、收回54班小学用地3.1万平方米,收回实验学校坂田校区扩建用地、郊野公园转地等17个公共项目用地70万平方米,交还下李朗社区征地补偿款542万元。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
1天前
1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