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据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和广东银保监局消息,截至目前,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920户,对此,广东银保监局已要求银行限期整改问责。
此前,2月9日,广东银保监局下发《关于组织辖内银行机构开展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风险排查的通知》,部署全辖银行机构从授信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以及第三方机构业务合作等方面开展全面自查。
随后,广东银保监局成立核查组于当天同步进驻广州地区6个银行网点。经过大数据筛查、台账分析、查阅档案、流水追踪、人员访谈等多种方式取证,已发现经营贷、消费贷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金额逾3000万元。针对前述涉嫌违规问题,广东银保监局已启动处罚调查取证。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辖内(不含深圳)银行机构已完成个人经营性贷款自查的银行网点共4501个,排查个人经营性贷款567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2165亿元,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920户,其中,广州305户,1.47亿,占了近一半,每户违规金额达48万元,其他地区(不含深圳)615户,1.3亿。
目前银行机构已采取了终止额度、一次性全额结清、分期提前还款等整改措施,对存在违规问题的内部员工开展了警示告诫、通报批评、积分扣减、经济处罚等问责。
“已经有部分违规贷款被收回了。”一些银行业务部门表示,近期已经下发了多张《个人贷款提前收回告知函》,对未按约履行贷款用途、违规进入楼市的经营贷、消费贷的贷款提前收回。
与此同时广东银保监局主要负责人带队走访广州地区部分商业银行,提出一系列监管要求,包括切实加强资金流向监控,严防资金通过经营性贷款、消费贷款违规绕道流向房地产市场等。机构监管处室分组对广州地区媒体曝光较多、问题较为突出的银行进行了全覆盖现场督导,明确提出监管意见。加强数据分析,向部分银行发送个人经营性贷款疑似挪用于购房的数据,共发送疑点线索642笔,机构排查确认40笔个人经营性贷款被挪用于购房,相关机构已启动整改问责。
广东银保监局表示,从现场调查和银行自查的情况看,银行机构暴露出授信调查未充分了解客户财务状况、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信贷资金被违规挪用于购房等问题,反映了银行机构在信贷管理的制度和执行上还存在不足。
值得关注的是,已发现的违规行为中,有相当部分的贷款出现了房地产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包装”助推的身影,涉嫌违规的操作方式包括通过中介机构过桥垫资套取经营贷置换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经过转手多次后挪用个人经营性贷款用于购房首付款等。
针对市场多主体助推房地产信贷市场乱象抬头的情况,广东省银保监局表示,为不折不扣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工作部署,下一步广东银保监局将严守自身职责,推动房地产业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表示,对于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方式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者,以及对此提供不当协助者,有关部门将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联合惩戒。属于骗取贷款或者诈骗贷款的,是国家明令禁止的犯罪行为,更会受到严厉打击和惩处。因此,也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要及时了解国家“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及相关贷款政策,提高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合法合规申请和使用贷款,避免形成不良记录和造成经济损失。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