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不亚于地产热
邮轮母港建设应突出经济效益目标,标准是:1、年均登船人数10万人次;2、港口经济年收入超过5亿美元,视为邮轮母港,低于5亿美元视为挂靠港。邮轮母港“经济杠杆效应”可达1:10,而且几乎50年来全球稳定增长,成为世界化的经济新增长级。“当利润超过300%的时候,哪怕绞首也要投资。”何况邮轮经济会带来连锁的城市形象与产业提升、解决就业等利好,目前,中国大陆已建成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天津邮轮母港、厦门海峡邮轮中心、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中心、青岛港6号码头等设施较为齐全的“国际邮轮港口”,并争相建设“邮轮母港”,以期带动邮轮经济整体产业链的发展,谋求连锁经济效应。而且深圳、珠海、宁波、舟山、威海、秦皇岛等沿海城市也开始启动邮轮码头的前期研究、规划、施工。最近5年来的中国邮轮发展热并不亚于地产热。
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为邮轮母港“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而疯狂。
但是,中国先有邮轮经济“多不合格”
——周边缺乏大型购物中心、娱乐餐饮、宾馆、别墅区等
曾有调研,如以区域带动量为评价指标,沪津邮轮母港经济恐都不及格。原因很简单:
1、邮轮搭载的大部分游客下船就被旅行社接走,对港口及所在区域经济贡献较少;
2、没有处理好航运、旅游两个产业集群之交融。港口码头周边没有集中建设邮轮度假区,如大型购物中心、娱乐餐饮、宾馆、别墅区。
3、特别事港口免税业发展不理想——缺乏免税店商业经营。
总之,“港口的出入关和口岸管理程序应加快改革,便利邮轮上的金内外旅游者频繁上下船、码头观光、娱乐购物,以及登岸纵身休闲游。要大力吸引挂靠油轮游客登岸观光,停留在码头、消费在码头、住宿在码头、娱乐在码头。”
1天前
1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