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深港都会圈,海居卫星城”发展论坛十里银滩酒店银滩厅盛大举行,政府人士、业内权威专家学者、十里银滩高层管理人员、主流媒体、黄金业主等数百人出席了盛会。会上,专家学者们从环大亚湾区规划发展情况、深圳居住形势及深圳青年住房现状、深惠一体化等方面对“海居卫星城”概念进行深入解读,并就深圳东湾区滨海房地产极具价值、“海居卫星城”符合国际居住发展趋势达成共识。
环大亚湾新区成就新经济增长极,再造一个惠州
惠州市人民政府顾问专家库首批专家、惠州市规划建设局原顾问总规划师刘家驹学者介绍,环大亚湾新区是目前广东省面积最大的新区,达2618平方公里,包含了惠东县境内6个镇,海域面积4260平方公里,海岸线有284公里长。新区涵盖海陆空立体交通枢纽,包括了惠州港、惠州机场航港口、厦深铁路火车站等。在一个新区里面包含有那么多的交通枢纽为省内甚至全国都不多见的情况。另外环大亚湾新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条件优越,在全球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大亚湾新区能够更活地利用资源优势支撑广东省海洋经济强省的建设。惠州发展从总体的发展层面,已经确定了从沿江城市往沿海拓展,做环大亚湾新区建设正是这样一个推进的过程。
环大亚湾新区的发展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到2017年是起步期,人口将增长到160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850亿增加到2000亿,从经济总量上看,相当于再造一个惠州,而十里银滩正处于这样一个新经济增长极的中心,搭乘着经济发展的快速列车。
圆梦深圳,还好有海居卫星城
深圳著名房地产评论人、城市文化学者王世泰老师相当风趣幽默,在谈到高房价下深圳青年群体住房解决问题时,他调侃说主持人应该先给他一把尺子量量身高,因为深圳居住压力太大,把人的脊柱都压弯了,越来越矮,但是来到十里银滩这样环境如此优美、价格如此便宜的地方,一下子压力都没了,连身高都变高了。
他说到,不管深圳的房价有多高,依然有人到这儿来淘梦,来圆梦,来接受高房价的重压。深圳要想在很短时间内实现房价的下降普惠众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样的矛盾如何解决?深圳东十里银滩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在交通能够缩短我们地理的空间感和心理的空间感之后,住在像十里银滩这样的提供了几乎所有生命需求的居所里面,我们传统意义上城市文明精华的东西在这样一个沿海小镇里全部能够获得,同时还能享有海风,能听海浪,能乘游艇,能在沙滩上带着孩子嬉戏,把我们心中所有的梦想都融合在一起,这正是一个“海居卫星城”最好的现实样板。
海居与刚需结合,海居卫星城为划时代双赢创举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邓志旺先生介绍说,由于城市发展、土地限制,深圳的刚需出路成为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深圳要解决住房问题,必须向北或向东拓展。向北是东莞片区,政府并没有针对深圳置业人群做大规模配套,而深圳东片区,针对深圳置业人群有相当完善的规划。2013年深圳东大亚湾片区房地产销售面积为370万平米,其中80~90%购买者为深圳人。深圳未来往东发展可能会更现实。
住在海边是很多深圳人的梦想,但动辄过几万的海边房价阻挡了这样的梦想,十里银滩创造性的将海居和刚需结合在一起,是符合国际居住发展方向的双赢创举,代表了一种划时代的方向,必将对深莞惠的人居产生重大的影响。
打造世界一流生活方式,十大标准铸造海居卫星城
“海居卫星城”究竟是怎么构造的?全球城市与地产研究会研究员王月华教授给出了十大评判标准,只有符合这十大标准,才可称之为海居卫星城。
首先是都市情结,现代都市人离开了都市的时候还是会想要享受到诸如大型商业体等一系列都市的配套,而这一点也只有碧桂园这类大型开发商才能做到; 第二是繁华的适配;第三是对另一种生活的比较,能够获得安逸的生活享受,能够养生;第四是环保,在规划设计过程当中要有超前的环保理念;第五是世界级生活方式的主题规划,走进社区让人感觉充满向上的积极活力;第六是可持续性的运营方式,作为度假项目可以为业主提供物业托管等增值服务;第七是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如十里银滩在环境设计上会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学习的场所,在细节的地方增加一些关于海文化的描述;第八是交通体系,24小时不间断地轮回性地到达市内的都市化运营,居住在卫星城的时候,可以享受都市型的配套;第九是卫星城的客厅,能够与朋友畅谈交流的公共场所;第十是一流开发商的品牌保证。
十里银滩完全符合“海居卫星城”标准,是碧桂园有意识地打造世界一流生活方式的集大成之作,引领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进步。
作为22年造城专家碧桂园在深圳东打造的首个滨海长住大盘,十里银滩和2011年开盘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年间十里银滩在深圳东最美好的海岸线上实现了三级跳,从钢筋水泥小区到滨海度假大盘,再到2013年深圳东常驻大盘,目前成为一个超2万家庭和6万人选择的成熟住区。十里银滩提出“海居卫星城”理念,致力于卫星城的再一次提升,一方面是对宏观政策做出的积极反应,另外一方面是基于自身的条件努力的结果。十里银滩以8大重磅配套、122项全方位配套铸就成熟大城,从闲暇偶尔居住的第二居所到日常居住的第一居所,十里银滩将会为深港都会圈的发展增添浓抹重彩的一笔。
与会专家名单:
余松庆:惠东县住建局副局长、高级规划师
刘家驹:惠州市人民政府顾问专家库首批专家、惠州市规划建设局原顾问总规划师
王世泰:深圳著名房地产评论人、城市文化学者
邓志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
王月华:全球城市与地产研究会研究员
周学军:中国房地产剑客联盟核心成员、深圳房信网地产事业部总经理
备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1天前
1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