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国内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为减少老人空巢情况 哈尔滨市将要建设代际亲情住宅

来源:东北网  李玥 李迪 深圳房掌柜  2015-03-04 07:08:56
[摘要]哈市在养老这个大工程上,近三年内会有怎样的大动作呢?本报记者就市民关心的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从五大方面进行了拆解和解读。 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培育工程 公办养老院 为困难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供养 建 ...

  哈市在养老这个大工程上,近三年内会有怎样的大动作呢?本报记者就市民关心的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从五大方面进行了拆解和解读。

  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培育工程

  公办养老院

  为困难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供养

  建立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制度,重点为农村五保、城镇“三无”老人及“三低”失能(失智)老人、高龄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

  开展公办养老机构延伸服务,为社会办养老机构和周边社区、农村提供养老服务技术和项目支持。

  民办养老院

  鼓励兴办家庭化便民养老机构

  重点扶持社会力量开办非营利、规模化、连锁型养老服务机构、老年健身场所和文娱活动组织。适度发展社会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面向收入较高老年群体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中高端养老服务。

  鼓励个人因地制宜兴(楼盘)办家庭化、小型化便民养老机构,面向一般收入老年群体提供基本养老服务。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运营公有产权的养老服务设施。

  鼓励境外投资者,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兴办、运营养老服务机构。

  居家养老服务

  鼓励商场银行辟建老人休闲场所

  充分利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整合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建立以社区为纽带、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满足老年人多种服务需求的社区居家(综合性服务设施)养老服务平台。

  加快建设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站点,吸引医疗服务、日间照料、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公益或半公益社会组织进入社区。

  动员驻区单位开放职工活动场地及设施,鼓励商场、银行、药店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利用现有公共空间辟建休闲驿站,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临时性休闲活动场所。

  医养结合

  基层医院与老人家庭建立契约服务

  鼓励部分闲置的医疗机构转型为老年康复医疗机构或开办老年护理院、非建制乡镇卫生机构开展养老医疗康复服务。

  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确定为医疗保险定点单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辖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与老年人家庭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广泛开展健康筛查、保健咨询、上门巡视等服务。

  养老文化

  建10所区、县(市)老年大学

  加强区、县(市)级老年大学、社区老年学校建设,依托老年大学、社区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文化、娱乐、健康等活动。今年全市新建老年大学10所,2016年15所,2017年20所。

  养老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智能化

  开通哈尔滨(楼盘)养老服务网站

  利用电信“12349”呼叫平台,整合全市各类信息呼叫资源,将老年人服务需求和社会服务供给相联接,为老年人提供“咨询、转介、跟踪、评估”等一站式服务。

  开通哈尔滨养老服务网站,实时发布养老服务信息,开展政策和服务咨询。

  鼓励开发和应用智能化养老服务管理软件,通过使用GPS定位、紧急呼叫和摔倒、失禁、异常移动监视等高科技产品,实现养老服务和管理的远程管控,构建“机构—日托—居家”三位一体的“无围墙”养老院。

  职业化

  在哈高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

  引导鼓励社会专业人士、大专院校毕业生、城镇“4050”人员和转移就业劳动者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培育梯队结构合理、后续资源丰富的养老工作者队伍。

  将养老服务队伍培养纳入全市创业就业培训体系和职业教育规划,加快培养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

  支持在哈高校、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养老护理、老年服务专业方面的专业,并通过“订单式”培养实现定向就业。

  人社、民政部门定期联合向社会公布养老护理员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养老服务人员的实际发放工资待遇不得低于全市最低工资标准。

  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稳步提高养老护理员工资待遇。

  养老服务保障制度完善工程

  补贴

  发展老年人健康保险

  完善高龄老人补贴、失能半失能老人补贴、困难老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和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对取得合法从业资格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和年度运行补贴。

  积极发展老年人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综合责任保险,政府对参保的困难老人群体给予适当补贴。

  监管

  建立养老机构监管信息披露制

  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建立完善养老服务市场准入、退出的登记和监管制度。

  建立养老机构监管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对养老机构和服务组织服务质量和运营情况的运行监管。

  建立养老机构、组织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提高养老服务业的职业道德水准。

  评估

  建立老年人基础信息数据库

  鼓励区、县(市)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扶持社会组织或个人创办养老服务评估机构。

  利用智能化养老服务平台,实时公布评估结果,及时提供服务信息并接受社会监督。

  依据评估结果,逐步建立老年人健康和经济状况、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状况、养老机构和组织管理等基础信息数据库,为编制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制定和落实养老服务政策、实现养老服务分类管理和市场监控提供依据。

  养老服务产业升级工程

  产品开发推广

  商场超市设老年用品专区

  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助行器具、视听辅助、起居辅助、营养保健、服装饰品等生活用品,倡导在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促进养老用品的开发、生产与消费。

  规划建设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大力推动适应老年人安全、便利需求的家庭住宅非毛坯、家具设施、辅助设备等方面改造,提高老年人居家生活质量。

  开办养老服务网站和老年广播电视专栏,开发老年适读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鼓励金融机构研发适合老年人的储蓄、保险、投资、以房助养等金融产品,引导民众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计划。

  发挥哈尔滨“冰城夏都”的生态优势,推行“避暑养老”、“休闲养老”等健康养老方式,开发“候鸟式养老”和“异地养老”等养老旅游产品,培育养老旅游消费市场。

  产业集聚

  建设特色养老服务基地

  遵循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原则,合理规划、适度发展养老服务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化基地。从老年人口集中区的养老服务需求出发,以区、县(市)和乡镇(街道)为主体,探索建设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老年服务街区。

  依托现有各级园区和开发区,统筹建设集老年产品研发、生产、物流配送、展览展销等功能于一体,输出老年服务产品为主导产业,产业链条完整、服务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生产基地。

  鼓励城市发展新区凭借资源和环境优势,建设功能突出、特色鲜明、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休闲养生、特色医疗、文化教育、科技服务、异地养老、老年旅游等特色养老服务基地。

  养老服务业政策扶持工程

  规划

  多期开发小区在首期建养老服务设施

  结合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实际需求,有计划配置、购置养老服务用房,并与社区配套用房和住宅同步规划、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多期开发的居住(小)区应在首期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加快推进老城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造。对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未达到规划要求的,应在两年内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配备养老服务设施,且不得再挪作他用。

  优化供地政策

  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以租赁为主

  民间资本举办的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应以租赁、出让等有偿方式供应,原则上以租赁方式为主。土地出让(租赁)计划公布后,同一宗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供地。

  新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依据规划单独办理供地手续的,土地面积原则上控制在3公顷以下;有集中配建医疗、保健、康复等医卫设施的,不得超过5公顷。新建城区和居住(小)区应按规定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

  用地监管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不得改变用途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整体转让和转租,不得分割转让和转租,不得改变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对改变用途用于住宅、商业等房地产开发的,由市、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

  在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上建设的老年公寓、宿舍等居住用房,可参照公共租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标准,限定在40平方米以内。

  向符合养老申请条件的老年人出租老年公寓、宿舍等居住用房的,出租服务合同约定服务期限一次最长不得超过5年,期限届满,原承租人有优先承租权。

  加大资金投入

  高龄津贴适时扩大范围提高标准

  各级政府要根据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合理安排资金。本级福彩公益金留存部分按照每年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

  对正在实行的高龄津贴、城乡“三低”家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入住社会办养老机构的“三无”和“三低”家庭老人住养补贴以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补贴,要适时扩大范围、提高标准。

  实行税费优惠

  养老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免征营业税

  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免征营业税。对月营业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提供养老服务的营业税纳税人免征营业税。养老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电话、有线电视,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标准执行。养老机构的有线(数字)电视终端用户收视维护费按照居民用户标准的80%交纳。养老护理员可免费参加市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养老机构,给予免收餐饮许可、卫生许可和卫生检测费,优惠或减免初次安装固定电话收取的一次性费用。

  冰城60岁以上老人达170.36万

  从2005年至2014年,全市老年人口由114万人增加至170.36万人,年均增长4.5%左右。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趋势显著、空巢老人增多的特点,目前约有一半以上60岁以上老人不和子女居住在一起。

  特点

  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达到170.36万人,比2013年增加了5.76万老人。目前,哈市老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长趋势

  

注:2020年到2050年哈市处于老龄化初级阶段,即低龄老人占主体地位,低龄老人(60—69岁)占老年人口的57%以上。

 

  注:2020年到2050年哈市处于老龄化初级阶段,即低龄老人占主体地位,低龄老人(60—69岁)占老年人口的57%以上。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黄子洋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 2025深圳国际车展即将启幕 品牌荟萃亮点纷呈
  3. 3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6. 6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7. 7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8. 8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9. 9商业容积率下调,196万平!香蜜湖度假村旧改规划获批
  10. 10宝安再添2个教育集团!其中一个由老牌高中牵头

新闻推荐

  1. 1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2. 2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3. 3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4. 4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5. 5深圳2条地铁线通车 这些站点房价即将刷新
  6. 6全面实行现房销售 湖南邵阳推楼市新政
  7. 7房地产融资“活起来了” 市场信心修复
  8. 8宝安再添2个教育集团!其中一个由老牌高中牵头
  9. 9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10. 10南山首个超大旧宅棚改按下加速键!预计超2000套住宅?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