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香港和澳门各有优势,如何相互扶持为三地城市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十三五”深港澳共创新优势座谈会9月23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召开,来自深港澳各地的多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围绕三地共创新优势和新繁荣共献良策,展开了一场思想碰撞。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仇鸿参加座谈会。深圳市市长许勤作总结发言;深圳市政协主席戴北方,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澳门旅游局局长文绮华分别在会上致辞;深圳市政协历届港澳委员联谊会会长孙启烈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深圳市政协委员、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代表方舟作了主题为“‘十三五’规划深港澳合作重点介绍”的演讲。在随后的3个多小时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梁国权、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澳门创新科技中心董事局主席丘竹等15位港澳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围绕规划、基建、交通,贸易、科技、旅游、民生,经济、金融等进行交流互动发言,建言献策,掀起一场头脑风暴。
在主题演讲中,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代表方舟预测道,“十三五“期间深圳经济总量会超过香港,人均GDP也会达到接近香港的水平。这对深港澳的合作提出新的要求。他表示,过去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的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的垂直分工模式,而在“十三五”期间,这种关系逐渐会变为一种各具优势产业分工的关系。“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垂直分工的时候比较简单,完全靠市场推动,把工厂从港澳般到珠三角就可以了。但是在新的水平分工的条件下,金融业怎么合作,高科技产业怎么合作,在其他交通基建上怎么配合,这需要三地政府在合作模式上进行一些创新,才能达到协同的效应。我们讲深港澳珠三角大湾区的东南轴线不仅仅是GDP数字的和产业的叠加,而是真正能够在产业上形成互补的协同效应。”方舟表示。他认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深圳作为内地和香港的对接口,应共同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协同发展。他举例称,深圳的优势在于形成了有特色的高科技外向型产业,如果结合好香港的国际优势,吸引国际人才,为企业国际扩张服务,定会实现双赢局面。
深圳市政协历届港澳委员联谊会会长孙启烈表示,香港经过百年成长,成为世界知名的国际城市,不论法治、制度、基建及文化,都与国际接轨。深圳如何成就国际化,香港是最好的参考。而深圳也有比香港优胜的地方,除了土地较充裕外,深圳市的创新能力也较强,是国家知名的创新产品研发城市;而澳门优势是国家唯一境内博彩娱乐中心。此次举行深港澳共创新优势座谈会的目的就是搭建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让大家畅谈如何发挥各地的优势共创新优势。
戴北方表示,本次座谈会的召开,提供了深港澳三地对话、交流、沟通、协商的新平台,将为促进区域更紧密合作凝聚共识、汇聚智慧、增添动力。深圳市政协未来将紧紧围绕深圳全局性工作,进一步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为促进深港澳区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在致辞中表示,特区政府会继续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与国家发改委以及其他相关部委保持紧密沟通,做好配合“十三五”规划的工作,以抓紧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巩固、提升香港的竞争优势。
澳门旅游局局长文绮华在致辞时表示, 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已经通过不同的平台和方式与内地和香港的朋友加强合作。“深信三地应新的形势能够做好准备,包括新的契机,共创新的优势,促进我们深港澳乃至珠三角地区的旅游发展,共建共荣。”文绮华表示。
深圳市市长许勤在总结发言时强调,香港、澳门是深圳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加强与香港澳门合作,是深圳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和深化改革开放的重中之重。在新的发展时期,深圳将一如既往依托港澳、学习港澳、服务港澳,与香港澳门一道,和衷共济、共谋发展,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积极推动“十三五”深港澳合作向高水平、宽领域、深层次迈进,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增进三地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当前,深港澳合作已经进入新的阶段,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特别是国家明确提出要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并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自贸区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为深港澳合作带来新机遇,开辟了新的空间。深港澳应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立足更长远发展,前瞻谋划重大合作战略、重点合作项目、重大合作平台等,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推进国际贸易规则制度创新,打造国际创新中心,加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以及文体旅游、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方面,携手推动三地合作取得更大突破,以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全方位合作,合力落实“一国两制”战略,不断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强化深港澳协同发展的新优势,促进三地共同繁荣。
23小时前
23小时前
23小时前
23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