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吵吵!因不堪地铁列车驶过时声音太吵,龙华新区民治办事处金亨利都荟首府小区的业主一纸诉状告上法庭,要求开发商深圳市金亨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加建4号线金亨利首府段全封闭隔音防护装置,并赔偿业主精神损失费。日前,该案在宝安法院龙华法庭开庭。
开发商食言,隔音屏无踪影
与港铁(深圳)高度重视此案,出动运营部等多部门8名工作人员和律师到庭应诉形成鲜明反差,金亨利地产无一人到场,直接缺席庭审。原告代理人江先生表示,这是该地产公司一贯的做派:面对小区业主要求其加建隔音墙的呼声,一方面指责港铁(深圳)公司报价狮子大开口,一方面却不积极协商谈判,导致加建工作久拖不决,每次的承诺都在忽悠业主。
据业主们介绍,金亨利都荟首府2013年销售时,销售员曾指着沙盘许诺开发商年中就会在相邻地铁轨道段设置全封闭隔音屏,但2014年下半年入伙时隔音屏仍不见踪影。经多方表达诉求,金亨利地产终于首肯出资加装隔音屏,但与港铁(深圳)公司谈判后称要价比实际建设费用高数十倍,工程搁浅。一年多来,地铁龙华线每天十五六个小时的地铁噪音,尤其是早晚高峰期频密的发车和凌晨四五点钟调度列车的来回奔跑,把他们这些距离地铁高架仅一二十米远的居民长期裹挟在严重噪音中,夜不能眠。
检测小区噪音分贝均超限值
如今,金亨利都荟首府小区的阳台飘满了“吵”和“还我宁静家园”的抗议条幅。业主之一的张先生更是拿起法律武器,请求法院判决金亨利地产和港铁(深圳)加建龙华线金亨利都荟首府段全封闭隔音防护装置,并赔偿自己和家庭成员精神损失费9900元。
12月16日,该案在宝安区人民法院龙华法庭开庭。原告代理人江先生出示了相关机构的环境噪声检测报告,即“轨道交通噪声在上下班高峰期最吵,小区B栋为67.8分贝;即使在夜深人静的凌晨12时,A栋噪音最低也达到61.2分贝”,而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无论是参照住宅区、商住混杂区还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两侧一定距离内区域的标准,该小区的环境背景噪声都超过或逼近最高限值,因此要求相关侵权单位应该立即消除地铁龙华线裸奔对居民造成的影响,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港铁称地铁沿线项目“后建服从先建”
当天,被告方港铁(深圳)出示大量证据应诉称,地铁龙华线项目早于金亨利首府项目建成,根据“后建服从先建”的原则及深圳市政府处理类似地铁沿线项目的案例,该小区的降噪义务人是建设单位金亨利地产。而原告在购房时也清楚金亨利首府毗邻交通主干道和轨道交通地面段有噪音污染的事实。
港铁(深圳)表示,如果需要采取降噪措施,地铁公司也不具备协助金亨利地产建设全封闭隔音防护装置的基本前提,因为对方有其他方案可选,如加厚墙体、建造双向双层窗户等,不一定要建在地铁轨道区域内。即使地铁公司需要配合加建声屏障,也需满足相关条件,如应当选择符合地铁工程安全运营和维护所需要的方案,尤其是全封闭型的声屏障会对轨道的消防、排烟等安全条件造成破坏;声屏障的设计、建造、验收、维护和更新等全部费用由降噪义务人承担等。
多数业主观望判决结果
原告代理人和第二被告港铁(深圳)在庭上展开激烈辩论。法官要求双方补充证据,择期再审。
原告方代理人江先生表示,小区很多业主都有相同的诉求,但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缺乏了解,也不信能打赢官司,都在观望。只有张先生一人挺身而出,与俩被告对簿公堂。根据北京等地噪音污染案例的司法判决,他们对胜诉有信心。
而港铁(深圳)方面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该案的判决向小区业主澄清降噪义务人是金亨利地产,而他们愿意配合。鉴于地铁沿线的隔音屏在安装后需要定期更换,成本高昂,地铁公司给开发商的报价既包括初装成本,又包含了此后30年的运营维护费。同样的报价标准,得到了沿线其他楼盘如万科金域华府、特发和平里的建设单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