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最大的魅力并不在于其天生丽质的滨海资源,而是在于其是一个新规划的城市,有着更加优质而纯粹的发展潜力,配合自身内在的资源和经济等优势,如果再给予一定的刺激,大亚湾的发展必然翻天覆地,而且这种变化是快速而明显的,并不需要长时间去积累沉淀。从2015年大亚湾的变化来看,确实如此。一方面政府大力扶持,另一方面深圳在楼市外溢、东进战略的拓张需求、深莞惠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给予大亚湾很大的刺激,而且在全国楼市政策持续宽松的大背景下,大亚湾热闹的楼市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政府更快更好地进行城市基础配套的建设。对于深圳来说,未来的发展必须借助大亚湾和其他临深城市的配合,才能像大巴黎、大纽约、大洛杉矶等城市一样形成国际大都市,而大亚湾的发展也顺应了“大深圳”的发展趋势。
大深圳都市圈
如今的大亚湾,身上有着各种独特的标签,如临深区域、楼市热闹、深圳居民、一线城市标准等,这些标签使得大亚湾能够冲破传统行政级别的枷锁,以新的城市标准进行定位和划分。
在中国传统的城市划分中,一般以GDP规模、居民人均收入等硬指标来进行线性划分,如北上广深被划分为一线城市。但还有一些有着特殊魅力及能量的城市徘徊在相邻两线之间,它们以另外的标准被定义和划分,如1.5线城市。1.5线城市的定义虽然有其特定的标准,但在中国多元城市文化的氛围中,这种定义标准未必是唯一的。对于大亚湾来讲,除了土地是二线城市资源以外,其生产、消费、供应等资源都属于一线城市资源,本质上是属于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的有机融合。因此,可以将大亚湾划分为1.5线城市。
由此,我们可以对1.5线城市的划分标准增加新的定义:因临近一线城市而作为一线城市的配套区域,居民以一线城市迁入为主,享受一线城市的生产、消费、供应等资源,具有一线城市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具有优质的发展潜力,如大亚湾。
大亚湾黄金海岸规划图
9小时前
23小时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