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发布。
据悉,《规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编制思路,通过深入评估往期规划,对我市住房现状、土地供应潜力、规划总目标、各类住房建设目标、住房市场运行情况、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效、居住品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准确把握“十三五”规划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十三五”期间总建设目标。《规划》以供应稳定住房市场发展,满足居民安居需求,努力实现人人享有适宜的住房发展思路为重点,加强住房供给侧制度改革和人才安居工作,通过大力推进人才强市、安居乐业等战略目标,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让住房建设为我市现代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16-2020)》发布,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总建设目标。图为新崛起的坂田片区。
《规划》首提有效供应目标
首先,科学合理安排规划目标,促进我市住房有序建设和发展。
据了解,《规划》首提有效供应目标,明确规划期内安排有效供应住房65万套,其中,通过加快各类住房建设、加快商品住房批准预售、提高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分配效率,力争新建商品住房批准预售与现售30万套,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供应35万套(含“十二五”继建项目)。通过落实当期住房供应,有效提升规划实施率。
规划期内计划新增安排筹建住房75万套,较“十二五”增加了38.89%。其中,通过新供应用地、城市更新项目等方式新增安排建设商品住房35万套、3150万平方米,较“十二五”规划增加16.67%;通过新供应用地、城市更新配建、棚户区改造以及产业配套住房建设等多种渠道新增安排筹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40万套(其中人才住房30万套),比“十二五”期间增加了66.67%。“十三五”期间新增保障性住房筹建规模超过“十一五”、“十二五”两个规划期总和,同时重点安排人才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并落实人才强市政策,促进人才安居。
住房用地供应方面,规划期内安排供应住房建设用地8平方公里,其中,商品住房用地5.66平方公里,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用地2.34平方公里。用地优先安排在轨道交通沿线区域,注重建立配套完善、出行便利、职住均衡的城市居住空间。
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新增安排建设指标为刚性指标
其次,不断完善住房制度建设和策略实施,确保规划目标有效落实。
《规划》重点提出完善住房制度顶层设计,建立“构建基本住房保障持续应保尽保、人才安居不断加大、住房市场稳定发展”的分层次住房制度体系,加快住房结构调整。明确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新增安排建设指标采取下限管理,为刚性指标任务,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各部门从新供应土地、城市更新配建、拆迁安置等几个渠道严格落实规划目标,并积极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和项目分配工作,实现项目快速建设,高效分配,信息透明。
空间安排上,《规划》充分贯彻我市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理念,落实东进发展战略、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完善人才住房制度若干措施等政策方针制度保障,通过稳定有序的住房供应,持续优化住房结构,提升居住水平,通过住房质量目标、空间布局理念、都市圈住房合作发展策略等多途径,打造国际化、包容性、乐居宜业、环境美好的创新型城市。
此外,就加强供给侧改革方面,《规划》通过拓展东部、北部以及轨道交通沿线城市发展空间,重点落实住房用地规划选址,提前安排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用地供应;结合我市产业布局,优化住房空间规划,综合产业、交通、公共配套、供地潜力等因素,组织开展相关专题研究,通过规划安排,促进原特区内外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完善城市更新工作机制,通过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城市更新项目配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比例,加大城市更新配建保障性住房尤其是人才住房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加人才保障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量,保障我市以人才为主体的住房需求和发展思路,切实落实人才安居工作,真正实现人才扎根深圳、建设深圳。
2025-09-04 08:23
2025-09-04 08:16
2025-09-04 08:09
2025-09-04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