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在路中央的梅林关联检大楼不见了,影响车辆行驶的雨棚也早就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车辆行驶更平稳的新修道路,联通马路两侧的人行天桥焕然一新。日前本报记者走访梅林关、南头关等原二线关口采访,看到交通改善和环境提升工程基本完工,施工人员正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据了解,至今全市16个二线关口除同乐关改造为博物馆之外,梅林、南头、布吉、沙湾四个关口改造月底将全部完工。
梅林关南头关交通环境明显改善
梅林、南头、布吉三大关口是全市最受关注的地方。日前记者开车前往南头关采访,从北环大道走匝道转上107国道,不一会儿就看到了一座充满韵味的仿古风格人行天桥,这里就是原来的南头联检站所在地。记者站在天桥上看到,改造后车辆在关口附近行驶更顺畅,原来的大转弯已经不见。市交通公用设施管理局胡文清告诉记者,南头关改造的重点就是拉直道路、迁移公交站,减少私家车和公交车的交织冲突;同时对道路利用绿化带实现车辆管道化通行,减少车辆随便变道带来的交通拥堵。胡文清介绍,南头关目前改造接近尾声,通车后实现管道化交通,车辆各行其道。
记者在梅林关采访时发现,道路改造已经完工通车,原来的大转弯被缩小,车辆经过时更加舒适、顺畅;公交场站布局更合理,路中间的公交始发站布局更合理,经停的公交停靠站采用分站停靠的模式,减少了公交排队、列车化现象,提高关口始发和途经公交的通行效率。与南头关古色古香的人行天桥不一样,梅林关人行天桥更具现代气息。记者看到,简约时尚的天桥联通道路东西两侧,上方的玻璃不仅能够遮阳还能挡雨,路面也比以往的天桥更宽敞;天桥还向地面“伸出”四五条“手臂”,方便市民上下天桥换乘公交。
关口周边交通拥堵节点将持续改造
梅林、南头、布吉和沙湾等4个关口改造工程目前已经基本完工,绿化恢复、卫生清洁等收尾工作本月内能够完工,届时关口交通组织更加有序,环境提升后可以减少市民心理上对特区内外差距的感受。胡文清告诉记者,梅林关改造完成后,将解决公交车与社会车辆相互干扰、上下游车道数不匹配导致车辆抢道、人行夜间过街等问题,使关口范围的交通有序的进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梅林关改造措施主要是结合本次关口拆除,尽量优化交通,提升景观效果。但由于周边节点拥堵和现有关口前后道路存在的局限,易导致交通堵塞倒灌至关口范围,因此仅靠这次关口改造无法彻底解决关口范围内的拥堵问题。胡文清表示,有市民反映梅林关口仍存在拥堵现象,这就需对关口前后一段距离内的道路和立交进行改造,如原关口内的皇岗路北延段、彩田路接入皇岗路段、原关口外的民乐立交等,均需加快进行改造建设。
11个二线关口改造工程已经完工
“二线关”是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发展的历史产物。在绵延83.5公里的二线上,共布置了16个陆路关口联系着原特区内外的交通,为特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有力的保障作用。然而,随着我市原特区内外一体化,二线关口日益成为制约特区内外交通的瓶颈。拆除二线关,打通关口瓶颈,让关内外隔离彻底消失的呼声愈来愈强烈。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二线关口交通改善工作迅速展开。2015年6月4日,市交委会同市口岸办等单位,全面启动实施了二线关口交通改善工程项目。2015年10月,完成第一阶段工程即各关口执勤检查通道设施和联检大楼拆除工作,主要包括除同乐关外15个关口车检通道的拆除及路面恢复、24个耕作口的拆除及路面恢复,以及南坪、梅林、南头、白芒、布吉、沙湾、盐田、背仔角、盐排、南光及新区等共11个关口联检楼的拆除。2015年12月29日,第二阶段综合交通改善与景观提升工程全面铺开建设。
“现在,白芒等11个关口改造工程早就完工了,梅林、南头、布吉、沙湾4个关口改造本月完成,同乐关的改造也已于9月30日开工建设,计划工期一年。”胡文清告诉记者。
10小时前
10小时前
10小时前
10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