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南山未来教室建设与应用现场会”上获悉,该区已有22所学校建成“未来教室”,此外还有18所学校正在建设中,而“未来教室”将持续建设成为南山每一所学校的标配。此外,南山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强未来教室建设管理与应用创新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将未来教室建设纳入未来学校建设、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体系。
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介绍,未来教室是可以满足校园新技术广泛运用、帮助升级传统“班级”的空间模式,用于满足未来教学内容电子化、虚拟化、MOOC化、精品化的互联网形态。未来教室将成为南山每一所学校的标配,在新、老学校中同步发展,助推“互联网+教育”行动,探索未来学校、未来教育的经验。其教学环境将会更支持多元化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自2014年起,南山区总计投入1500万元导向性资金建设“未来教室”,迄今为止,已有三批总计40所学校启动“未来教室”建设,其中,22 所学校完成建设在此次活动中获得授牌。在已建成的项目中,南山外国语文华学校的智慧彩虹教室、蛇口学校未来教室智慧室、赤湾学校无边界学习教室、学府中学地理创新实验室、南山文理实验学校创客教室等“未来教室”项目让人眼前一亮。
除了提供资金保障,新出台的《意见》为“未来教室”建设提供了软性指标。《意见》提出将未来教室建设纳入未来学校建设、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体系,且保证常态开放。每间未来教室学科教学周总课时不得少于20课时,应用学科覆盖不少于30%、开展教学研究周总课时不少于6课时,统整教学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