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而言,辖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既让人欢喜又让人忧”。喜是的这些资源或城市名片增加了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的历史厚重感,忧的是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所在片区的改造及商业开发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社区宜居水平和商业价值,这成了政府部门和社区股份合作公司需深入思考的问题。在这方面,福建省福州市高品质打造“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做法,不失为一个成功的范本。
宝安重视历史人文资源挖掘与保护
宝安历来十分重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对北帝古庙周边街区的整治就是一大体现。北帝古庙位于西乡街道真理街,始建于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是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西乡街道都会通过举行大型庙会来庆贺北帝诞辰,并在400多年的历史传承中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活动。
随着古庙理事会对庙会传统项目逐步恢复,西乡北帝庙会一年比一年隆重,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并于2014年被正式列为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西乡街道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除北帝古庙外,还有绮云书室、锦庭书室、王大中丞祠和郑氏宗祠等古建筑,在形式和结构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岭南建筑的传统特色。但目前,这些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古建筑都被湮没在民居中间,相对分散,且周边居住品质较差,尚未形成对历史街区成片保护的概念。
值得庆幸的是,宝安区委区政府为迷茫者指明了方向。今年4月18日,区委书记黄敏率队到西乡街道北帝古庙周边街区整治点调研时表示,北帝庙会历史悠久,是西乡的文化遗产,要充分挖掘传承。以北帝庙为辐射,周边已经形成一种休闲、饮食、文化商业业态,要尊重其内在商业规律,善加引导,做出品牌。在此过程中,要将北帝庙周边街区整治工程与岭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地域文化的归属认同感,高起点规划,打造高品质工程。
“三坊七巷”一年接待游客逾千万人次
区委书记黄敏在对北帝古庙周边街区整治工作提出要求时强调,要以上海豫园、福州“三坊七巷”为蓝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历史街区建设经验。
获得国家文物局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的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也曾经历过文物古建筑被湮没于民居中、未形成成片保护开发、周边居住品质差的困境。早年,福州在商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选择中徘徊,“三坊七巷”成了光鲜的高楼大厦包围中的“破落户”。2008年前后,福州“三坊七巷”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开发全面展开。2008年11月,福州市政府批复由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作为出资人注册成立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
近日,《福州日报》公布数据称,2016年“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090.85万人次,是福建省首家接待人次突破千万人次的A级景区。同时,还有两个数据值得留意:“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复工程累计投入资金46亿元;街区内文化业态空间占比超过65%。
在保护文物建筑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
在商业开发上,“三坊七巷”原则上坚持文物保护建筑不对外招租、不搞商业经营,主要辟为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按照“体验人文消费文化”的要求进行“活态化营运”,历史建筑和老房子则可对外出租经营。
从“三坊七巷”对商家的选择能看出其运营倾向。入驻“三坊七巷”的商家,既有知名的甜品店“香港满记”,又有内部装修个性十足的福州本地各色小吃店,还有以纸箱制作创意用品的主题店。传统与现代元素在这里完美融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可见一斑。值得一提的是,曾在上海世博会上露面的高空喷雾降温增湿的方式,也被“三坊七巷”学以致用了。从网络公开游记来看,这样不仅能增加游客游玩时的舒适度,这种新奇的体验也让游客更乐意于主动向周边的朋友或网友介绍、宣传“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还注重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包括推出以“坊巷院落游”“古建园林游”等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吸引游客。三坊七巷管委会主任杨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发展,一直强调在文物建筑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也注重其与文物保护的有效结合。”杨勇说,为了保证街区内文物建筑的安全,“三坊七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在节假日旅游高峰期严格限制游客流量。
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再利用”
“三坊七巷”是具有浓厚福州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典型里坊式历史文化街区,以居住功能为主,集文化、休闲、商业、旅游为一体。近年来,“三坊七巷”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对历史建筑的“再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根据街区的特点,“三坊七巷”提出了建设全国首个社区博物馆的概念,以“地域+传统+记忆+居民”模式对其进行完整、动态、联系的保护和展示,将其建成闽都文化的展示体验区,并举办了多场闽台两岸交流活动。
而随着文化旅游业、文化博览业、收藏拍卖业、工艺美术业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位于“三坊七巷”的林则徐纪念馆、严复故居、林觉民故居、二梅书屋、林聪彝故居等文保建筑和历史建筑也都陆续被利用起来。正如三坊七巷管委会副主任凌敏所言,在利用中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展现,而利用所得的收益又反过来用于保护它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互利共赢。
“三坊七巷”在保护性开发中还结合福州的民俗节日,开展各种特色民俗活动,积极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民间手工艺与曲艺、民间商贸习俗等。
“三坊七巷”打造高品质历史文化街区的过程,实际也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老城区改造的难题。对于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的股东与股民们而言,无论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还是对辖区土地和物业价值的提升,都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同心同德谋发展,与时俱进拓宽思路。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