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风景:
交通线变成“观光线”
6月29日上午10时31分,记者随市民代表、义工代表等,从观城站出发,坐上了龙华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哇,好漂亮啊,环境真不错!”一位穿着“观湖义工”字样制服的杨女士笑着说,她很荣幸试乘有轨电车,谈到试乘感受,杨女士说觉得有轨电车比坐地铁舒服,因为有轨电车沿线的环境更美。“环境真漂亮!”是沿途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记者了解到,6月29日上午开通仪式后,现代有轨电车仍处于试运行阶段,但已开始接受市民组团体验网上申请,连日来,报名试乘的市民都是“观光客”,有轨电车交通线首先变成了“观光线”。
当然,电车本身也是一道风景:据介绍,现代有轨电车车辆采用无接触网技术,车载超级电容供电的方式,通过利用电车停靠站30秒时间,由车站站台的充电轨对超级电容进行充电,满足有轨电车的用电需求。同时,车辆在下坡路况及刹车制动的过程中,将85%以上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回收到超级电容中再利用,更加节能环保;此外,现代有轨电车车厢内部设置了60个坐椅,大部分空间留作宽敞的通道。车厢两端各有一个驾驶室,车往哪个方向开,就用哪端的驾驶室。同时,有轨电车采用有轴转向架,实现100%低地板,车辆入口地板与站台几乎平齐,更加适合老人、小孩以及残障人士上下车,凸显人性化服务。
有轨电车站台均为无人值守开放式站台,乘客可通过人行过街斑马线进入车站乘车。在客流大的车站,为保证行人安全,实施人车分离,设置人行过街天桥(全线共8座人行天桥,其中改造 2座既有天桥,新建6座天桥)。天桥设置无障碍电梯,方便乘客进站乘车和行人过街,确保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车站站台设置信息牌、自动售票机、应急电话、广播系统满足乘客服务需求。
有轨优先:
培育“现代有轨时代”行为文明
在轨道交通中,现化有轨电车与高铁、地铁等全封闭单独路权模式不同,现化有轨电车与行人、社会车辆、公交车辆等共享路权。这种交通模式对区域居民的观念模式和行为文明有高要求:首先,在交通通行规则中,除“行人优先”、“公交优先”外,还增加了“有轨优先”;其次,与其他有轨交通沿线站台封闭管理不同,有轨电车站台均为无人值守开放式站台,这对沿线乘客行为文明有更高要求。
记者了解到,现化有轨电车全线共25个路口(其中7处十字灯控路口、8处T型灯控路口、2处进出车场路口、8处行人过街信号控制),车辆行驶采用司机目视驾驶与信号智能安全保护。为确保有轨电车运行安全和效率,有轨电车与社会车辆交通信号互联互通,分别检测,统一控制。
其中23个路口采用有轨电车主动优先,即在横向道路为次干路且交通流量较小的路口,通过信号优先控制,确保有轨电车运行至路口时能优先绿灯通行(与有轨电车同向行驶的社会车辆可同时行驶过路口),确保有轨电车运行效率,体现绿色公交优先;2个路口采用有轨电车实时优先,即在大和路/环观南路路口、大和路/人民路路口,该两路口横向道路为交通流量较大的主干道,信号控制系统将根据路口实时交通流量情况,判断是否给予有轨电车优先通行信号,兼顾横向道路社会车辆过路口通行需求,确保道路系统运行通畅。
值得一提的是,当现代有轨电车到达路口时,电车的信号和交警系统的社会车辆信号将进行智能协调,现代有轨电车将享有优先通行权。这意味着基本上有轨电车通过路口时是不用等待的,也正因如此,现代有轨电车平均时速将比公交车快5公里左右。
同任何新事物的出现一样,都会有与传统观念模式和行为模式的磨合甚至是碰撞,在此前近三个月的初期试运行期间,现代有轨电车沿线也发生过不少令人遗憾的事件,比如乱丢弃、乱穿越,甚至有车辆相碰的危险事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龙华区委区政府、现代有轨电车公司、龙华区各街道和有关部门已经深入工厂、学校、社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行为文明宣讲活动,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近期正在策划针对工业园区的更多宣教活动,为一个“现代有轨时代”的区域文明营造气氛。与此同时,在正式试运行仪式后,现代有轨电车公司正携手龙华区各街道、有轨电车沿线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工厂等各社会团体,开展较大规模的有组织团体试乘活动,通过试乘活动,将对社会民众进行更加广泛的乘车知识、安全知识宣传,以期更好地将深圳首条有轨电车融入到日常的城市生活当中,为今后载客运营提供更加良好的城市交通服务。
后续,现代有轨电车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龙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取得各种许可及政府批文后,正式开门营业、售票载客,一个“现代有轨时代”的更美生活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