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福传》无论从题材还是画面,再到主题曲,满屏都是中国风。《豆福传》监制、京基集团常务副总裁、京基动画副董事长熊伟表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有无尽的宝藏,单从市场行为来讲,中国观众是买这笔账的,关键在于如何运作。无论是迪士尼出品的《花木兰》、梦工厂的《功夫熊猫》,还是近两年大热的《大圣归来》、《大鱼海棠》,都有一个非常好的市场反应。这些作品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影片的核心思想。所以,中国动画缺的不是技术,不是素材,而是结合技术运用好素材的能力。他认为,做出独具中国特色,又符合市场行情,并能产生文化价值的动画作品,这才是中国动画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京基动画执意追求的标准,而《豆福传》正是按照这个标准输出。
据介绍,在题材上,《豆福传》是国内第一部以豆类为主角创作的动画电影,取材于西汉淮南王刘安,脱胎于“刘安做豆腐,因错而成”这一典故,讲述了主人公“豆福”在刘安创造的全新世界——豆界,欢乐而又励志的修仙传奇故事。影片以动画的形式将传统文化故事、道家思想、修仙文化等多重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融合,生动形象,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播,具备一定的文化价值。
豆福谐音于“豆腐”,豆腐的原材料是黄豆,黄豆是中国原产谷物,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豆福的外形便是以“豆子”为元素,憨态、讨喜,性格则融入“道法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积极乐观,努力坚持,顺其自然。据动画导演蒙智慧介绍,豆福的“功夫”,是由香港知名武术进行指导。
除了取材于中国传统典故,中国风还体现在画面和服装上。影片中水墨式山水风光和徽派建筑,是主创团队前期深入宏村、武当山、青城山等地采风的结果。这些画面通过专属于“豆福”景深系统,在前期创作中将景深效果直接渲染出来,使得视觉效果更加自然,中国风展示得更加细腻,视效导演郭磊解释道。而角色的服装,则是通过对中国古老的土织布研究创作而成。
影片配乐由艾美奖得主Tom Disher操刀。导演邹燚分享道,为了制作出浓厚中国风的配乐,主创团队陪同Tom深入多地采风,接触了大量的民间音乐人,并从中汲取了音乐灵感,为《豆福传》创造出了意蕴深远的配乐。Tom在现场表示:《豆福传》故事情节动人有力量,视觉画面精美有诗意,深深吸引了他,加上导演的热情邀请,让他对这次合作产生很大兴趣。中国文化底蕴深厚,中国民族音乐独具特色,意境悠远,丰富多样,采风时获得很多惊喜。希望本次“中西效应”产生的配乐,能为影片增添一份身临其境的效果。
《豆福传》的又一个亮点,要数主题曲《听爱》的创作。华语乐坛上两位“中国风”扛把子——王力宏、方文山强强联合,一词一曲一唱,古风浓郁,这也是二位首次合作动画电影歌曲。不少歌迷表示会为了《听爱》去看《豆福传》。据出品方京基动画透露,当初在商定主题曲创作者时,内部意见有过不统一。最后考虑到整个影片风格的统一性,王力宏、方文山成了不二人选。同时,出品方认为,观众对“周杰伦+方文山”的合作模式已经非常熟悉,“王力宏+方文山”碰撞出的奇妙火花,会让观众有全新的体验,这也是《豆福传》的诚意所在。
7月28日,《豆福传》欢乐上映
深圳原创动画精品 有望霸屏暑期档
纵观2017年暑期档电影,动画电影占约13%,共12部,国产动画电影有9部,主要集中于7、8月上映。其中,由深圳公司独立出品的有2部,分别是《豆福传》和《玩偶奇兵》,均为原创动画IP。目前,深圳已经从最开始的“全球动漫加工基地”升级为“全国动漫网游创意基地”,完成了由“加工”向“原创”的转变。
多年来,深圳政府的大力扶持,逐步解决了中国动画历史遗留的三大难题:动画人才缺失、原创内容薄弱、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培养了一批深圳本土动画企业。目前,动画行业已成为深圳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拥有100多家动画企业,近万名从业人员,超过上亿元的年产值。
一些动画企业在得到政府支持的同时,通过自身企业优势,寻求资本的青睐。京基动画的前身深圳市昂驰动画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昂驰动画”)正是其中之一。2014年,昂驰动画被京基集团收购,并于今年二月份正式更名为“京基动画”。作为深圳本土知名的房地产企业,京基集团表示,收购昂驰动画,一是看好其原创动画IP形象——豆豆家族;二是这是京基集团谋求企业发展新动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一步;三是扶持、支持深圳原创动画。
据悉,《豆福传》的制作资金投入近2亿元,为了达到好莱坞级别制作水准,不惜重金邀请皮克斯、梦工厂团队参与影片制作,《阿凡达》的视觉特效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由此可见京基集团对其在文化产业的首部作品的重视程度。《豆福传》出品人、京基集团副总裁、京基动画董事长陈家荣接受采访表示,《豆福传》是京基动画一个新起点,未来希望带领团队在行业内深耕细作,创造一部部优秀的动画作品,形成一个独具深圳特色的原创动画IP——深圳·京基动画,助力深圳原创动画良性发展,为中国动漫产业注入深圳能量。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