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眼中的国际大都市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摩天顶立、车水龙马。深圳,作为中国的四大一线城市之一,从国贸到地王到京基100再到平安金融中心,深圳“天际线”不断被各种摩天楼刷新。
摩天楼一直被视作城市经济的象征,从罗湖、南山、龙岗和坪山,建设的摩天楼中地理布局可以预见,未来的深圳将是多中心的格局和视野。在深圳日益国际化的发展中,摩天楼的建立具有可续持发展性,高楼是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深圳高楼持续刷新的逻辑
前段时间,因为世茂大运新城600米超高层大厦地块的出让,深圳计划兴建的超高层摩天大厦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
除了600米高的大运新城深港中心,深圳最近披露的还有680米高的布吉塔,739米高的京基H700深圳塔,以及赶超世界最高楼哈利法塔的830米湖贝塔。显然,因为远离深圳机场这一航空管制区域,在包括罗湖、龙岗在内的东部地区,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刷新高楼狂潮。
今年,刚入市的平安金融中心刚刚坐稳“深圳第一高”的王位,又即将面临退位未来将有另一波摩天楼占据深圳高度。
罗湖
湖贝塔(830米)
湖贝旧改方案中有一栋超越上海中心的建筑,建成后,将成为新的“中国第一高”,也将以高度领衔粤港澳大湾区可视范围城市新名片。
H700深圳塔(739米)
“心罗湖·新罗湖”城市更新规划中,寰宇大厦原址将建一座高达739米的高楼,通过H700打造出代表深圳形象的名片,也意味着罗湖继续将蔡屋围定位成金融核心区。
京基天街与地街(680米)
晶都酒店原址拟建680米的摩天楼,与H700横跨深南大道以天桥连接,地下则联通京基100商业中心,形成蔡屋围地下商业“密集发展区”。
布吉塔(680米)
作为“深圳东进”战略的承接地带,政府+华侨城开发的布吉塔,成为“布吉超级城市中心”的首战作品,也将成为文化与科技特质的标志性建筑。
龙岗
深港国际中心(668米)
对于龙岗,这不仅是一栋建筑,而是一个中央核心区的打造,深港国际中心作为深圳东部中心新地标,它更多的承载了龙岗片区经济发展的前进方向。
南山
白石洲旧改(600米)
作为深圳超级旧改航母项目内一员,这栋摩天楼是深圳自我革新的代表,也是深圳西部的符号之一。
坪山
坪山塔(限低300米)
近日,坪山一宗摩天地标挂牌,地块规定项目高度不低于300米,这将成为坪山未来的摩天地标,也预示着东部致力打造自身的核心商务区。
向空中发展成必然趋势 摩天大楼竞争同样激烈
长远来看,因为土地供应的紧约束,深圳提高容积率,向空中发展是必然趋势。但高度不是无限度的,它需要产业和人口的支撑。
同样是兴建摩天高楼,因蔡屋围已经集中了地王大厦、京基100等超高建筑,且京基对运营超高大厦以及商业综合体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京基H700深圳塔比830米湖贝塔更被市场所看好。
同在罗湖区域,830米湖贝塔建成后要面临近在在咫尺的深圳塔的激烈竞争,罗湖能否在蔡屋围之外再承载一座世界级高楼还是一个未知数。
“摩天大楼是区域功能改善和复合功能完善的显著标志,也是区域宣传名片,吸引区域外的人进来,对房价有带动作用。现在不管是开发商还是政府,在货币泛滥、利率水平不断创新低的情况下,对打造摩天大楼都有强烈的开发投资热情。”深圳房地产高级研究员李宇嘉表示。
深圳写字楼集中入市 空置率上升超过北上广
在住宅开发商受限售、限价等政策影响,而不得不减少推货时,一栋栋新写字楼却在不断进入市场。
近两年来,深圳后海、前海和福田中心区大批写字楼建成入市,即便部分写字楼在土地出让协议中规定了一定的自用率,多数开发商也不会选择散售,市场情况较国内大多数城市好得多,但仍有大批写字楼集中出现在租赁市场中,致使租赁市场承压严重,写字楼空置率上升,租金增长也较为缓慢。摩天写字楼项目遍地开花,虽然多数为企业自持物业,但也预示着大量写字楼项目将陆续进入市场。
据房掌柜了解,截至2017年年末,深圳写字楼新增供应将达到143万平方米,约占去年总存量的三分之一,位于历史高位。其中福田的新增供应累计可达99万平方米,占2017年新增供应的69%,预计南山和前海的大量新增供应将带动全市空置率在2019年攀升至近29%的历史高位,这个数字超过了北京、上海和广州。
17小时前
17小时前
17小时前
17小时前